第367章 孤孩院(第2页)
当然,还有一部分干吏被升了级别,外流一品当了从九品下的县丞,或者是从九品上的亭长。
官吏机构因为读书人的加入,在经过刚开始的磨合期后,就慢慢的恢复的运转,整体看上去还不错。开元元年四月,唐皇李恪因梦见无数孤儿向他乞食,于是就下放了孤孩令,先把关中地区的十三岁以下孤孩乞丐,不论是否残疾,全部带回长安的皇家园林收养,并且降为永例。
一时间,正好司隶的各个官员开始在自己的辖区抓寻孤孩,一时间衙门里孩童哭声遍地,并且这种哭声一路绵延,绵延到了长安的皇家园林里。
此时的皇家园林,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孤儿,这里以仿照书院的形式,以两千学生为一单位,总共修建了十二座孤孩院,名号从第一排到第十二,李恪为这十二座孤孩院的总院长。
李恪在让官吏找孤孩的同时,也放榜让普通百姓将一些孤孩送到官府,能得到官服两石米粮的奖励,但是,这种送孤孩到官府的人,必须要进行严格登记,首先要向官府叙说发现孤孩的过程,然后让至少四个邻居进行担保,
之后进行身份等级,若发现有拐卖孤孩踪迹,则该人将流放五万里,去西海都护府服役,四名担保人也将流放一万里或四万里不等,去另外三大都护府服役。一个月后长安皇家园林,
上林苑。
“现在孤孩院里有多少孤孩了?”李恪问道。
“禀皇上,现在孤孩院里的孤孩量已经达到了三万,每一座孤孩院都超标放置了。”后面的六位院长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