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朝堂争论(第2页)
“嗯,记下。”李恪点点头。
有了第一个反对,之后反对的官员也一个个出来给出理由,这些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有说会阻断底层小吏的升迁制度,是与民争利的另一种表现。
还有人说,这种县级士子就可以直接为吏,然后层层选拔为州府道官员的选拔制度,会让平民认为普通人也可以做官,降低了官员的威严,不利于朝廷牧民。
当然,也有人同意,说这种制度是给那些皓首穷经的士子对了一条出路,是仁政,是天子威德所现。
也有人说,这种官员制度改革,可以大大提高朝廷官吏的整体素质,十分利于朝廷政令的实施。
不过就是对现存的外流小吏不好,因为这样的话,他们就会失去饭碗,这些外流小吏属于国朝基层力量,若是让他们遭受损失而不补偿,那未免有失朝廷公允,毕竟这些外流小吏并没有犯错。
先说了几条后,然后就开始大讨论,对与不好的评论,设法给他抚平,对于好的评论,也找出里面的缺点进行改正。
没条评论只给一刻钟讨论时间,一刻钟过了之后,不管有没有讨论结果,都必须进行下一项讨论。
就这样,一时间朝臣讨论声音喧嚣尘上,李恪坐在上面静静的看着。
一个时辰后,朝会时间到了,大臣们下朝了。
整整一个时辰的讨论,只吵出来一套解决办法,那就是对于现在的外流小吏的补偿制度,那就是在县学上,对于现任外流小吏的子女提供两位免费入学机会,由县学最好的现任教师授课。没有子女的,也可以进行推荐,这种事情只限于现在还在就任的外流小吏,持续时间十年,十年后,便停止这种制度。算是一个过渡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