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职位变革提升(第2页)

 “陛下,臣以为此举有些不妥,这些士子读书参加科举,皆是为了入朝为官,现在却让他们干外流小吏,未免寒了天下士子们的心,陛下,臣以为像荆州扬州两地的士子做外流小吏的事情也只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并非放眼天下可干的事情。” 

 “哦?不可干?”李恪问道。 

 “确实,陛下,科举制为了朝廷选拔官员所创,现在却让他们为外流小吏,未免屈才了。”那名官员继续说道。 

 “哦!说的也有几分道理,那朕就要问问了,每年科举中榜的人,占据了天下士子的几成?”李恪继续问道。 

 “这……不到一成。” 

 “不对,朕是问,占据了天下士子的几成,而不是前来长安参加科举士子的几成。” 

 “这……这……”那位官员左右看了看,有些不敢回答。 

 “哈哈,不用紧张,既然你答不出,那么荀爱卿,你是否可以替这位爱卿答答?”李恪笑着说道。 

 “陛下,当然可以。” 

 荀彧笑着回道:“据臣所知,一般上县士子,参加府试的人数每年在七百人左右,但每次只有二十人左右入榜,中县士子,参加府试的人数为五百人左右,每次入榜人数为六七人。 

 下县嘛,参加府试人数为二百人,至于入榜,通常是一人都没有,每年偶尔也只有一两个,所以,每年每府参加府试的士子人数为一千四百人左右,入榜人数为二十五人,不到二分。” 

 “是啊,每年每州入榜人数不到二分,国试入榜人数不到一成,这算起来,每年全国士子得进士名的几率不到二厘,得不到却占九成九还多,真是对读书种子的极大浪费啊。”李恪有些可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