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河堤漫步之时
时光流转,永不停息。
转眼之间,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过去了。
话说这天夜里,得知袁护卫要到自己的家乡一带公干,柯晓风不由得这样想道:转眼间,我来到这城里,就已经是三四十天了。从人之常情来看,无论如何,都要修一封家书,至少也要报个平安吧?以前,你可以找个借口,以投递不方便为由,迟迟不能修书。而现如今,袁护卫就要到自己的家乡去了,叫他帮忙捎带一封信回去,总不是什么大问题吧?
是啊,再不写一封家书,家中的父母长辈,肯定是要牵肠挂肚、寝食难安的。做人嘛,最起码的规矩,总还是要遵循的……
拿定主意之后,柯晓风灯下执笔,迅速修书一封。其大意就是,我在这城里找了个差事,一切都很顺利,望祖父母、父母、叔父母不必挂念。如今叫学政大人手下的袁护卫带书回家,权报平安……
次日上午,袁护卫向蒙学政辞行之际,柯晓风拿出昨夜写就的那封信,轻声说道:“袁护卫,让你顺道带这样一封信到我家,不至于太为难吧?”
然而,袁护卫没有立即伸手接信,而是先将目光转向蒙学政。
蒙学政微微一笑:“袁护卫,我们礼部所办事务,尤其需要深入田间地头、千家万户。柯姑娘家乡所在之处,我们迟早也是要走一趟的。因此,你此次送信,于公于私,都大有好处……”
听主人这样一说,袁护卫也就接过信来,同时这样说道:“柯姑娘,当时,我和蒙大人只是在那驿站上稍作停留,对于贵府所在,却是不甚了解。此刻,还望柯姑娘明示——”
柯晓风淡淡一笑:“在驿站那个地方停下之后,你径直往东偏北方向走。注意,一定要路过龙潭偏北一侧。到了那石阶路之后,就注意看自己的左手边,只要看到一处大宅院,大门两侧,种有两棵高大、繁茂的龙眼树,就是我家了——”
将“东偏北”“龙潭北侧”“石阶路”“两棵龙眼树”这样几个关键的字眼念叨几遍之后,袁护卫朗声说道:“属下明白,就此辞行!”
说着,牵过马匹,在几个随从的簇拥之下,绝尘而去。
望着袁护卫远去的背影,柯晓风心念一闪:刚才,袁护卫高声说道“属下明白”,这样的话语,自然是说给蒙大人听的了。不过,我就在一旁,在我听来,这袁护卫似乎也已经成了我的“属下”?想想也是,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每一次见到我,他总是那么的谦恭有礼……
这样想着,她的目光,就下意识地转向一旁的蒙学政。
蒙学政微微侧着头,向着东北方向,一言不发,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这天夜里,柯晓风独自一人,信步前往柳江河畔。
初夏时节,榕叶纷纷飘落,残枝细果遍地。
走在这样的小路上,着地处甚是柔软。飘荡在半空中的气息,润湿之中,似乎还带着些许粘稠,就像那榕树渗出的汁液一般。
走出十多步之后,柯晓风的思绪,隐隐约约就像那远处山边的流岚:现如今,闲着无事,是该好好梳理一下这凌乱纷杂的思绪了。能够暂且留居这城里,自是再欣慰不过的了。然而,一个多月之前,对于这一切,我能够想象吗?由此看来,故步自封、坐井观天是不足取的。到外面走一走、看一看,真的很有必要。要不然,就容易成为那井底之蛙了。
眼前的这一切,首先得感谢蒙学政。
哦,那个成语叫“慧眼识珠”,这蒙学政看人,也是蛮有眼光的。这些日子里,我所经手或协办的事务,也渐渐入了正轨。如果用学政大人的话来说,那就是“前途看好、前景可待”了。
对于自己分内的事务,大体上是不成问题的了。而另一方面,还能拥有一处只属于自己的住所,能够做到这一步,在这一年半载之内,我还去奢求一些什么呢?
不过,这些日子里,有一个问题,始终是难以索解的。那就是,这位蒙学政蒙大人,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呢?当然,我心里所指的,不是公事。处理起日常事务来,蒙大人既有雷厉风行的一面,也不缺少春风化雨的细致与妥帖。在这些方面,他一直都是我们这些下属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