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秋水用户39256703

第302章 踏上新征程(第2页)

 在军营里,他设了个“阅书报社”,向官兵灌输进步思想和文化知识,让这些新军官兵,渐渐地倾向于支持共和。就算是在休息时间,他也时常把官兵带到明孝陵,向他们说起洪武大帝再造华夏的事迹。说到动情处,自己往往已经是失声痛哭。官兵们由此深受感动,坚定了走向共和的意志。

 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以赵声为代表的这些同仁不懈的努力,要想光复金陵,是难以想象。

 半年多以前,赵声由于积劳成疾,年仅三十岁就抱憾而去了。甚至,他都没能够看到自己所栽培过的这些新军,是如何跟守旧势力浴血奋战了。至于即将到来的民国盛典,就更是无缘一睹了。这几年,多少的仁人志士,他们就像那划破那夜空的闪电,尽管是一闪而过,然而,他们的形象,依然永远留在了后人的心中。

 现如今,我们又该如何告慰这些先烈呢?

 在这样的一个午后,我们前往江北,就是因为,有些事情,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

 当初,到总督府行刺的那个夜晚,由于事情败露,我们只好逃往初宁陵一带。也就是在那儿,我再次想起了和刘裕有关的一些事情。大致说来,对于北定中原,刘裕只能说是壮志未酬。而将近一千年之后,洪武大帝总算把这一切,变成了现实。其实,在讨元檄文中,洪武大帝说得很清楚,就算是蒙元势力,只要愿意留下来,对于他们,大明王朝也是一视同仁的。而现在,距大明王朝开国五百多年之后,今天的我们,似乎也遇到了一个相类似的局面。

 其实,我们也不去想着那些与种族大清洗有关的事情,我们所致力的,也只是各个民族的平等相处、共享共和。只是,有些皇族成员,还有一些守旧势力,他们并不是这样想的。他们想得更多的,还是自己的特权,自己如何能够养尊处优、高高在上?

 就在这同一片蓝天之下,故国神州的大地上,人与人之间,为什么还要有高低贵贱之分呢?某些人的专制、特权,自然也就意味着,更多的人,只能是低贱到泥土里,过着没有尊严的日子。目前,这新的一个世纪,也已经过了十一年,这种现象,不能够再持续下去了……

 这一刻,我和徐海韬踏上新的征程,说到底,就是为了这样的一天,早一点到来。在这件事情上,我们没有什么私心杂念。相类似的一次行动,自然就是,新军起事之前,我和凃头领,以及孙公子、雪儿姐姐,劫持着那个马先生,想到总督府去,解决里面那些冥顽不化的守旧势力。

 这一刻,再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我还是很紧张的,手心一直都在冒汗,心口也在砰砰地直跳着。说起这一切,毕竟也没什么丢脸的。毕竟,这样的事情,我还是首次要面对。而且,风险还很大。弄不好,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啊!然而,在当时那种情形之下,我们一时也想不出更多更好的办法来。当时,我们的出发点就是,如果能够解决一两个敌酋,将有利于我方的举事。是啊,所谓急中生智,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之下,擒贼先擒王,毕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此外,另有一个原因,自然就是,那个马先生,突然出现了!此前,好几年的时间里,踏破铁鞋无觅处,而那一刻,他居然自投罗网。于是,我就想着,借此机会,将他,还有幕后的总督,一并解决!现在回想起来,这样的想法,还是有点简单了。不过,在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果用一句套话来形容,似乎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思了。

 在那种时候,我心中所想的,就是要为养父报仇雪恨,为养父讨回公道。毕竟,作为当年城郊荒野的当事人,我再不出头的话,还能再指望谁呢?原先所设想的新仇旧恨一起清算,就是这么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