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秋水用户39256703

第157章 宁王子之谜(第2页)

 尽管是心有余悸,不过,几次深呼吸之后,我也就回过神来了。

 这位仗义出手的少年公子,看上去十六七岁的样子,浓眉若桥拱,眼眸似深潭。要论长相,甚是俊朗、高贵。更为难得的是,这气度不凡的背后,他那眼眸里的光华,并不是自命不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那一种。恰恰相反,他的眼神极为深邃、柔和、亲和,给人一种邻家

长兄的感觉。

 “多谢公子救命之恩!”我抱拳致谢道。

 “姑娘,姑娘客气了……”他抱拳回礼道。

 面对如此不居功自傲之人,让我又多了几分好感。

 思忖片刻之后,我这样说道:“大恩不言谢,公子以后若有所差遣,小女子自当竭尽绵薄之力……”

 他眉头一皱,随即把手一挥,淡淡一笑:“姑娘言重了,司马宁何德何能,敢言差遣二字?”

 谦虚大度、言辞大方得体,应该是个世家子弟吧?

 寒暄客套一番之后,双方也就说起各自的情况来。

 由此,我也就大体上知晓,他复姓司马,单名一个“宁”字,与当今圣上同宗同室,属于景帝司马师一系。

 最近这几年,一般人习惯称之为宁王子。

 晋室衣冠南渡,偏安一隅,至今已经有百年之久。对于尚不足二十的我来说,要弄清其传承的世系,已经是相当不易了。至于要分辨一百多年前曹魏时期的司马氏家族,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不过,由于只是初次见面,对于那种极为复杂微妙、盘根错节的世系,是大可以先搁置一下的。

 “宁王子,失敬,失敬!”那一刻,我的语气,甚至有点惊惶不定起来。

 “赵姑娘,”司马宁淡淡一笑,“自从知晓衣冠南渡的陈年往事之后,我就觉得,自己的肩上,并没有多少光环。相反的,倒是日渐沉重的担子。”

 “宁王子心系故土,居安思危,难能可贵啊!”我说起了套话来。

 他一时若有所思起来,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之后,这样说道:“要说这居安思危嘛,本来就是应该的。哦,我倒是想着,什么时候,诸事顺遂了,能够到故都走上一趟?”

 我心头一愣,暗自思忖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到故都走一趟”,倒也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一百多年以来,朝野内外,有这种想法之人,也算是屡见不鲜了吧?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最终都没能够如愿以偿。既然是这样,我们作为后辈的,倒是应该从长计议了。

 “宁王子,”我试着这样说道,“当我们眺望远方之时,志存高远,确实是不错的。不过,是不是也要留意一下脚下的这片土地呢?”

 “这?这,”愣了好一会儿之后,他挤上了一丝讪笑,“赵姑娘所言极是!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后的日子里,是要好好考虑一下,该如何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了……”

 初见之时,我也有着清醒的一面。

 我意识到,这次外出找菌子,是奉了刘大将军之命。要说事情嘛,不值一哂。不过呢,到了外面,无论如何,都是要考虑到相府的形象、威仪与尊严的。于是,我出言谨慎,尽可能体现出大将军属下的大度与得体。只不过,由于外出的机会比较少,能不能做得到,还是一回事。

 至于司马宁,由于他本来就是晋室宗亲,自带某种高贵气息。因此,给人的感觉就是,他说起那些话语来,是自然而然的,不是有意而为之。于是,他的语气,就更为顺畅、得体?

 当然,这也是我的一点印象和体会。

 前面我就说起过,由于久居相府,对于外面的一面,我所能够知晓的,着实有限。如果不是这次奉命外出,我的眼界,也将更为狭小。由此看来,多到外面走走,很有必要。

 如果所遇到的,只是一般的世家子弟,或许会更好一些吧?我,我是说,乍一出来,就遇见王室宗亲,似乎缺少某些过渡,没有足够的铺垫,我觉得有点不太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