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个体与整体(第2页)

各种具体政策中,排名第一的是全国范围内最低工资标准提高,社会福利提高。

东乐顿了一瞬,但仔细一想,好像也没什么不能接受。

人类社会毕竟是一个整体,当它按照某个框架正常运行并推动生产力发展时,对几乎所有人都好。

因此维护社会秩序是基本共识。

但人类又是个体,生命有限,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或是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也很有可能主动破坏秩序,寻求变化,改变当前的状况。

因此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把握平衡,让大多数人倾向于维护秩序而非破坏相当重要。

整个过程也可以用数学的方式表示,把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好处,个人生命力消耗速度,个人一定时期能从社会取得的回报,三个数据列一个公式,

最后得出的结果超过某个常数值时,个体会趋向于稳定,维护秩序;反之会趋向于变化,更改秩序。

举个例子的话,如各种富豪,在生命力作为一种货币,在生命力融合难度骤降的时代,毫无疑问能享受最大的好处。

寿命、智力、身体活力大幅提升,补充生命力的速度能跟得上消耗,活的越久,未来技术越发达,能享受到的好处越多。

在保持活的活的越久好处越多的状况下,压制人性的贪婪,将一部分利益分配出去,促使社会稳定,其实是可以接受,甚至可能成为一种风尚。

毕竟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人总不能一直生活在被刺杀、被推翻的阴影中。

反之,如之前一老一……中,看不到任何未来,甚至自身都变成为其他人提供原料的一方,得到的比不上失去,那自然要求变。

“但以上的前提仅限于,多数人的暴力,大于少数人的暴力。”东乐脑中闪过一个念头。

在反抗有用的前提下,当然会有人源源不断的反抗。

但如果有一天,反抗没用了呢;

为了继续活下去,等待可能发生的变化,日渐趋于理性的人会不会能忍受一切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