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好一个量体裁衣之法!(第3页)


 且他们的才干也不在内政谏言上……


 此子只消锤炼几年,必是理政的一把好手……”


 许良仔细回忆尹堂,官声确实不错。


 便连顾春来都说,地方上举办武举的,安定州的重视程度如科举一般。


 且一切事宜井然有序。


 至于其儿子尹墨林,许良没听说过。


 但从其考上进士却不是什么三甲来判断,应该是其真才实学。


 毕竟像他这种有身份有背景的纨绔子都被刷了下来,可见大乾的科举还是还是很公平的。


 即便是这一届的状元郎曹翕纯,人虽狂了点,心性也高了点,却是有真才实学的。


 据上官婉儿说,他在地方当县令才短短半年不到的时间就把当地治理得有声有色。


 略作计较,他点头道:“甪里大人,您的意思下官明白了。


 您其实是担心尹墨林无法通过吏部的考核,而导致朝廷损失人才,对吧?”


 “对,对!”甪里言大笑点头。


 还得是许良,这话说得多漂亮!


 不想他,想把事办好,却办得犹犹豫豫。


 许良点头,“有法可解!”


 甪里言激动了,“何法?”


 “此法名为量体裁衣。”


 “量体裁衣?”


 “不错,既然甪里大人说了此人理政才干突出,不妨从此处入手。”


 “如何入手?”


 “既是为国举贤,光会纸上谈兵怎么能行?”许良笑道,“甪里大人可奏明陛下,新的谏议大夫可就大乾一地的政务给出应对之法。


 再或者派他们到各县去梳理当地政务。


 如此一来,能见到真才实干,能用谁,不能用谁岂不一目了然?”


 甪里言一拍脑袋,“对啊,吏部那些问答式的考核虽能最快选出人选,却难免有疏漏。”


 许良点头,“其实甪里大人可以跟吏部再限定一些条件。”


 “限定条件?”


 “不错。”许良笑道,“你可以告诉吏部,选拔的人需要有地方上的理政经验,或是协助、参与某些朝廷要事的经验……”


 甪里言听得目光大亮。


 他已然明白许良的意思。


 尹墨林口才不行,却有实干的经验。


 他十一岁就能协助其父尹堂处理政事,见识、经验绝非其他几人可比!


 若用此法,则可将尹墨林身上的优势尽数展现出来。


 而许良所说的“限制条件”其实就是指向尹墨林设置的。


 换而言之,若把这条件再加上一个“说话要口吃”的条件,都不用选了,最终人选肯定是尹墨林。


 恰如一件按照心目中人选做好了相应尺寸的衣服,并告诉众人:谁穿得上谁就升职!


 甪里言忍不住咧嘴笑道:“好,好,好一个量体裁衣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