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6章 即插即用的电动汽车(第2页)

 姜向阳大学毕业,姜长航没让他去研究所和机车厂,而是来新能源汽车厂搞技术研发。

 就来了新能源汽车厂当技术人员。

 一来是姜向阳自己喜欢,二来因为是姜长航怕自己被姜向阳气得出心脏病。

 反正董庆军也是这种性子,刚好恶人拿来磨恶人,人以类聚。

 姜向阳兴奋地不行,说:“保证完成任务。”

 我去!我可牛b了。我才参加工作多久,就可以领队搞技术研发了!!

 他回去兴奋的告诉姜长航。

 姜长航表情复杂,好一会儿才说:“你悠着点,注意安全。”

 他不能打击姜向阳的积极性。

 毕竟年轻人有冲劲儿是好的。

 姜向阳跟两个伙伴,画出了几种设计图纸。

 第一种和第二种就是李文军说的那两种。

 第三种,是电池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传统的发动机位置,一部分在后尾箱下面,这样一来中间坐人,就不会有重心不稳的问题了。

 姜向阳对第三种最有信心,因为他觉得换电池的时候最方便。

 所以他打算把第三种最先做出来。

 结果发现,做不出来……

 因为太大了,之前费了千辛万苦才平衡了重心,把除了电池以外的设备均匀分布在前后。

 如果电池要放在先后两个车盖里,那之前所有设计图全部要推翻了重来。

 这就是个很浩大的工程了。

 那就只能放车后座下面和底盘了。

 现在“文军汽车”的新能源车就基本放在底盘。

 姜向阳咬牙切齿:小爷我就不信这个邪。非要搞出点新玩意来。放在车后座。

 从底盘改车后座很好办。就是平铺改成竖着的一排,把接线弄长点,完美!!

 电池跟输出线之间的接触改成插槽而不是之前传统接线。

 这一款车一个月之内就改装完成了。

 结果还没有开出去就趴窝了。

 因为前后太重,车头和屁股各往两边坠。

 硬生生把中间的底板翘起来,成了一个拱桥。

 整个车,像一个不堪重负的老人家,叹息着断成了两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