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乱想的诡异故事并州的裴子陵道

第105章 墨牡丹的幽怨(第2页)

 清晨的阳光洒在庭院中,阿秀颤抖着双手,将那幅绣品放在庭院中央。她点燃了火柴,火焰缓缓升起,舔舐着绣品的边缘。随着火焰的蔓延,那绸缎上的墨牡丹竟渐渐褪去,化为一缕缕青烟,袅袅升腾。阿秀紧闭双眼,心中默默祈祷。当最后一丝青烟消散,阿秀缓缓睁开眼睛,她感觉自己的身体仿佛有一股暖流流过,原本疲惫不堪的身体渐渐恢复了力气,憔悴的面容也开始有了一丝血色。

 经此一役,阿秀虽然身体恢复了健康,但她的心中却永远留下了一道阴影。从此,她在挑选绣材时变得极为谨慎,每一块布料都要仔细端详、反复斟酌,对刺绣这门手艺,也更多了一份敬畏之心。她深知,这世间有些东西,看似寻常,却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与危险,而她,险些因一时的贪念与好奇,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自那墨牡丹的绸缎事件之后,阿秀虽恢复了健康,却仿若变了个人。她不再像从前那般热情地与村民们分享刺绣心得,常常独自一人坐在屋内,对着未完成的绣品发呆。

 日子一天天过去,桃源村遭遇了罕见的旱灾。河流干涸,土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村民们陷入了绝望与困苦之中,纷纷开始寻求生路。阿秀看着乡亲们的惨状,心中涌起无尽的悲悯。

 她决定用自己的刺绣技艺为村民们祈福。阿秀日夜赶制一幅巨大的绣品,绣的是桃源村昔日的美景,青山绿水、繁花似锦、村民安居乐业。在绣品即将完成之时,阿秀的身体也渐渐衰弱。她知道,自己是在透支生命去换取一丝希望。

 终于,绣品完成的那一刻,阿秀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她将绣品放置在村中的祠堂,虔诚地祈祷。奇迹发生了,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村民们在雨中欢呼雀跃,而阿秀却静静地闭上了眼睛。

 阿秀的离去让整个桃源村沉浸在悲痛之中。村民们将她葬在村外的山坡上,在她的墓前种满了牡丹。每到春天,牡丹盛开,那娇艳的花朵仿佛是阿秀的灵魂在守护着这片土地。传说,在月圆之夜,有人看到阿秀的身影在牡丹花丛中穿梭,手中还拿着绣花针,继续绣着她未完成的梦。她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桃源村的生机,而她的故事,也在这片土地上流传下去,成为了人们口中永远的凄美传说,让后人在缅怀中,也领悟到了牺牲与奉献的深意,以及对世间万物都应心怀敬畏的真谛。多年后,桃源村来了一位年轻书生。他听闻了阿秀的传说,心生好奇与敬意。一天夜里,恰是月圆,他悄悄来到阿秀的墓前。只见月光下,牡丹花丛中似真有一道身影,若隐若现。

 书生壮着胆子走近,轻声说道:“阿秀姑娘,你的事迹感人至深。”那身影似乎微微一顿,缓缓转身,露出一张清丽绝伦的面容,正是阿秀。

 阿秀看着书生,眼中带着疑惑。书生忙解释自己只是慕名而来,并无恶意。阿秀轻叹一声,道出心声,原来她虽已逝去,却心系这村庄,只要村庄再有危难,她便会彻底消散。

 书生听后,承诺定会守护这村庄。此后,书生留在了桃源村,他带领村民兴修水利,改善耕种方法。随着村庄日益繁荣,阿秀的身影在月圆之夜出现得越来越少。最终,在一次阿秀短暂现身时,书生告诉她村庄再无忧患,阿秀欣慰地笑了,随后化作点点荧光融入了牡丹花丛中。从此,她的传说依然在村中传颂,但更多的是一份安宁与祥和。几年过去,书生早已在桃源村成家立业,妻子温婉贤淑,孩子活泼可爱。然而,一场罕见的旱灾席卷而来,河流干涸,庄稼枯萎。村民们忧心忡忡,书生更是心急如焚。

 就在大家绝望之际,书生在梦中见到了阿秀。阿秀告诉他,在村子西边的山洞深处,藏有一种神奇的种子,种下它就能抵御旱灾。书生醒来后,按照阿秀所说寻去,果然找到了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