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兴明常青椒

第442章 开堂审案(第2页)

  哪知那王五看起来虽然害怕,但还是略带尴尬的坚持说道:

  “小民……小民只是想与她欢好,这才变着法子,买最贵的胭脂讨好她。

  小民跟她无冤无仇,又怎么会毒害于她?

  而且……小民的宅在不是被官差搜过,什么毒物都没有。

  你们……你们总不能冤枉小民吧!

  求各位老爷做主,还小民一个公道……”

  公堂本来是个十分严肃的地方,偏偏王五形象粗野,满嘴下流不堪、

  这句话一出,让两个定力稍差的侍御史,都忍不住捂着嘴巴偷笑起来。

  刘伯温心中大火,这王五看似好色无赖,其实却是个油盐不进的滚刀肉,三言两语,就将一件看似荒诞的事情,竟说得头头是道。

  刘伯温高高扬起惊堂木,使劲一拍,竟震的手心发麻。

  他语气陡然提高八度,一脸怒容道:

  “油嘴滑舌!

  我问你,红玉既然在你那儿住了两月,为何最近才想起上都督府?

  你到底隐瞒了什么?”

  面对这个问题,王五竟似早有准备,刘伯温话音刚落,他就不假思索的说道:

  “我也追问过红玉,她说……说大都督今非昔比,位高权重,恐怕不与她相认。

  她犹豫了很久,才鼓起勇气上门!”

  说完这句话,他又似想起什么极为重要的事情,努力坐起身子道:

  “对了!红玉走前,似乎下了莫大决心,她曾说,如果此番不能相认,她就算死在都督府,也要让孩子有个归宿!”

  刘伯温心里咯噔一下,大叫不妙!

  王五的这番供词,哪里是指认什么幕后主使,简直就是把朱文正往火坑里推啊!

  偏偏这套说词,听起来合情合理,官差上门,又没搜到关键证物,不要说毒物了,就连胭脂盒也没见一个。

  刘伯温背后惊出一冷汗,突然有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

  就在这时,程宗彦又好巧不巧的发言道:

  “大人!事情看来十分明朗!

  那王五虽然好色,但追求不成,也没犯下大错。

  倒是红玉去了都督府,死得不明不白,实在蹊跷的很!

  而且,红玉身边最关键的证物,那胭脂盒也消失不见,能接触到证物的,当时只有都督府人等……”

  程宗彦这番话虽然没有明说,但就差怼着朱文正指名道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