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兴明常青椒

第441章 民意汹涌(第2页)

  红玉出身贫寒,被迫卖身青楼,日子过得孤苦伶仃,这种身世天生就能引起老百姓的共鸣。

  而朱文正是王公贵族,身份自然就跟老百姓拉开一大截。

  之前人们念他功勋卓著,还有几分钦佩,可如今红玉不明不白死在他府上,一下子就让人好感大跌。

  虽说还没人敢在大街上公然辱骂大都督的,但话里话外,都是同情红玉的居多,对朱文正多少抱有怀疑。

  民意如此,让刘伯温忽然觉得肩头的担子,无形中又重了几分。

  更引人注目的是,人群中还有几个看似读书人的,在那里摇头晃脑,高声喧哗道:

  “元狗腐败,鱼肉百姓,拿咱们不当人看,这才有了新气象,有了大明!

  太祖深明大义,体恤百姓,决计不会容忍残害良民之事!

  大伙放心,不管红玉是被谁害死的,相信大明一定会给咱们百姓一个公道!”

  那几个书生说完,百姓纷纷拍掌叫好,刘伯温却下意识的皱起了眉头。

  表面上看,书生这话一身正气,应该受人称赞,可实际上却是给本就激昂的民意煽风点火。

  一旦老百姓的情绪被煽动起来,审案的过程中稍有耽搁,很容易让焦躁的百姓酿出大祸。

  但审案子是门技术活,需要人证物证俱全,逻辑思维清晰,没有时间去查验考证,怎么能得出正确结论?

  总不能为了情绪爽快,稀里糊涂就结案吧?

  刘伯温觉得不妥,当即将随车的一名衙役叫来,准备安抚百姓维持秩序。

  可他这边还没来得及行动,已经有眼尖的书生发现了刘伯温,急忙站在人群中高呼道:

  “快看!是刘青天的车架,刘青天来了……”

  随着这声喊,一众百姓纷纷回过头来,几乎眨眼间就涌到了刘伯温的车架前。

  人们七嘴八舌,手脚并用,有的扒住马车,有的跪地高呼:

  “刘青天主持公道……主持公道啊!”

  刘伯温车架被围的像粽子一般,根本动弹不得,只能一脸无奈的走出马车,站在上面高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