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兴明常青椒
第366章 大明衣冠(第2页)
偏偏胡惟庸用的还是十分讲究的“罗纹纸”,这种纸张细薄柔软,韧性十足,看上去与丝织的罗绸相似。
这种质地,跟宣纸上的衣冠相得益彰,让画儿看起来几乎能以假乱真。
李善长只是看了一眼,就兴奋的两眼精光直冒,再瞧向胡惟庸时,满满都是赞赏。
这套图纸制作如此精良,足见胡惟庸是下了大功夫的。
胡惟庸小心翼翼的捧起图纸,毕恭毕敬的呈到朱元璋面前,殷勤介绍道:
“启禀陛下!臣等设计的这套衣冠,主要参考的是盛唐衣装,士民皆束发于顶,官则乌纱帽,圆领袍,束带,黑靴…………既能弘扬我汉家文化,又能明等威,辨上下,尽显我大明风范!”
不得不说,胡惟庸虽然进中书省没多久,对皇帝的心思却是很有研究。
他搞得这套东西,十分合乎朱元璋胃口,比如束发于顶,是专门区别于胡人发饰的。
又比如,他在设计中,将官员和百姓区分开,皇室又和官员区分开,等级十分鲜明,旁人只要看一眼服饰,就能知道你是干什么的。
对于皇权这块,胡惟庸更是重点抓住,比如冕服、通天冠等等大气威武的设计,在唐宋大臣服饰中也多有采用,而胡惟庸却在大明衣冠中,统统划分到皇室专用。
紫色鲜艳的常服,黑色庄严的冕服,黄色尊贵的衮服,大红喜庆的冠服等等等等。
这一通操作下来,胡惟庸设计的大明衣冠,不但每一套都特色鲜明,更是着重突出了帝王的尊贵显赫。
看得朱元璋连连点头,忍不住夸赞道:
“好!好!好!这套东西,花了你们不少心血吧?”
胡惟庸越发得意,嘴上却不忘得了便宜还卖乖道:
“这都是微臣应尽的本分,能为陛下分忧,是微臣的荣幸!”
一句话说完,胡惟庸才注意到,恩师李善长还黑着脸站在一旁。
胡惟庸一得意,竟只顾着自卖自夸,忘了把恩师也一并拉上。
他又急忙开口挽救道:
“这也是多亏李丞相指点有方,如若不然,微臣还是一头抓瞎,不知如何下手。”
这种质地,跟宣纸上的衣冠相得益彰,让画儿看起来几乎能以假乱真。
李善长只是看了一眼,就兴奋的两眼精光直冒,再瞧向胡惟庸时,满满都是赞赏。
这套图纸制作如此精良,足见胡惟庸是下了大功夫的。
胡惟庸小心翼翼的捧起图纸,毕恭毕敬的呈到朱元璋面前,殷勤介绍道:
“启禀陛下!臣等设计的这套衣冠,主要参考的是盛唐衣装,士民皆束发于顶,官则乌纱帽,圆领袍,束带,黑靴…………既能弘扬我汉家文化,又能明等威,辨上下,尽显我大明风范!”
不得不说,胡惟庸虽然进中书省没多久,对皇帝的心思却是很有研究。
他搞得这套东西,十分合乎朱元璋胃口,比如束发于顶,是专门区别于胡人发饰的。
又比如,他在设计中,将官员和百姓区分开,皇室又和官员区分开,等级十分鲜明,旁人只要看一眼服饰,就能知道你是干什么的。
对于皇权这块,胡惟庸更是重点抓住,比如冕服、通天冠等等大气威武的设计,在唐宋大臣服饰中也多有采用,而胡惟庸却在大明衣冠中,统统划分到皇室专用。
紫色鲜艳的常服,黑色庄严的冕服,黄色尊贵的衮服,大红喜庆的冠服等等等等。
这一通操作下来,胡惟庸设计的大明衣冠,不但每一套都特色鲜明,更是着重突出了帝王的尊贵显赫。
看得朱元璋连连点头,忍不住夸赞道:
“好!好!好!这套东西,花了你们不少心血吧?”
胡惟庸越发得意,嘴上却不忘得了便宜还卖乖道:
“这都是微臣应尽的本分,能为陛下分忧,是微臣的荣幸!”
一句话说完,胡惟庸才注意到,恩师李善长还黑着脸站在一旁。
胡惟庸一得意,竟只顾着自卖自夸,忘了把恩师也一并拉上。
他又急忙开口挽救道:
“这也是多亏李丞相指点有方,如若不然,微臣还是一头抓瞎,不知如何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