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兴明常青椒

第365章 乡饮酒礼(第2页)

  比如恢复乡饮酒礼,建立大明衣冠,大家穿一样的衣服,行一样的礼节,长此以往,必将万众归心!”

  恢复乡饮酒礼?

  刘伯温咂了咂嘴,似乎从里面品出一些极富深意的味道。

  乡饮酒礼是汉家古礼,历史悠久,往上可以追溯到先秦商周时期,与其他古礼不同的是,它最早并不是由上层权贵倡导推广的,而是由民间百姓自发组织。

  最开始,举办乡饮酒礼的目的,是为了向国家推荐人才,可慢慢的,这也演变成一项优良的民间传统。

  在举办的过程中,通常会广邀乡亲,相聚一团,推举村落中最年长者担任仪式中的“正宾”,充分体现了华夏“团结尊老”的优秀品质。

  刘伯温忍不住赞道:

  “说得好!举办这个仪式,可以极大促进民间和睦,弘扬正气美德,当为良策也!”

  谁知,朱文正还没讲完,又补充一句道:

  “不止于此,我们还可以在仪式中增加一个环节,宣读大明律令。

  让百姓对国家政策更加了解,上通下达,减少误解和摩擦!”

  刘伯温听完更是两眼发亮,这个办法属实好,乡饮酒礼本就有向国家举荐人才的意味,如果再将国家政策加以宣导,岂不是深入人心,事半功倍?

  另一边,朱元璋却被“大明衣冠”给深深打动了。

  他自登基以来,每次出访,都深感民间服饰的杂乱无章。

  此时元朝刚刚被赶走,大街上五花八门,穿什么的都有,有人穿蒙古服饰,还有人穿前宋衣装,甚至契丹辽国的也不少见,看起来丝毫没有一个强大帝国的模样。

  不说民间了,就连大臣们的官服,也是参考前朝遗留的居多。

  这种情况,让朱元璋丝毫没有建立新王朝的喜悦快乐,反而有种七拼八凑,乌合之众的感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登基没多久,就让李善长抓紧想办法,尽快制定一套大明独有的服饰出来。

  只是老朱当时没多想,还没意识到,这是个可以凝聚人心的大事情!

  试想,大家如果都穿风格一样的衣服,见了面是不是更有共同语言?

  要不然军队为什么都要采用统一的制服,士气是不是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