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兴明常青椒
第345章 陛下何意?(第2页)
朱标早上起来,一脸兴冲冲的就准备去上学,却半路意外碰到了老爹朱元璋。
朱标急忙上前请安问好,老朱笑着应了一声,又看似无意的问道:
“标儿,你昨日派人去朱文正家了?”
朱标一惊,没想到自己一点小动作,都能被老爹知道的一清二楚。
他不知道的是,朱元璋一直有很强的监视欲望。
比如朱樉,即便成年结婚后,人在西安,老朱对他的所作所为,基本都了如指掌,要说身边没有安插眼线,根本就说不通。
好在朱标早有应对,为了避免惹麻烦,当即说道:
“大兄北伐负伤,孩儿放心不下,便让宋老师带着礼物过去探望!”
朱元璋点点头,不置可否,突然又说道:
“你也不小了,不止读书,国事也要多关心。你几位师傅皆是人中翘楚,有事可以多请教他们,要多听多看多想,以后遇事自然能断!”
说完,朱元璋转身便去上朝,只留下朱标愣在原地,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朱元璋对太子的态度,跟许多皇帝都不同。
其他皇帝往往都有很强戒心,担心太子出道太早,结交一帮大臣,早晚惹出事端。
但朱元璋却不同,他是穷苦农民出身,在老朱的潜意识里,儿子就是跟自己一起下田的血脉亲人。
这家里的农活,早晚都要由儿子继承分担,自然是早点培养更好。
要不然,朱元璋给朱标找那么多师傅干嘛,就是唯恐儿子将来不能干,不够出息!
…………
今日上朝,李善长一干人等,自然是偃旗息鼓,绝口不谈李彬一案。
至于是不是暗中在积蓄力量,伺机反扑,那就谁也不知道了!
等下朝后,杨宪却拉着刘伯温的手道:
“恭喜刘大人!贺喜刘大人!承蒙上天垂爱,早晚必将飞黄腾达!”
刘伯温却一笑而过,通过这次事情,他早已看出李善长的强大,即便过了李彬一关,后面的路照样惊险,实在没什么好高兴的。
而且,这次不似天公作美,倒像有贵人相助,实属侥幸的很!
刘伯温回到衙门,办完一天公务,刚刚走出宫门,迎面却正好遇到朱文正走来。
朱文正像往常一样,跟他客气打了个招呼。
刘伯温也一如平常的回了个礼。
两人擦肩而过,貌似并无太多交集!
只是朱文正不知道的是,在他走后,刘伯温却悄悄向着他的背影,拱手行了一个大礼。
朱标急忙上前请安问好,老朱笑着应了一声,又看似无意的问道:
“标儿,你昨日派人去朱文正家了?”
朱标一惊,没想到自己一点小动作,都能被老爹知道的一清二楚。
他不知道的是,朱元璋一直有很强的监视欲望。
比如朱樉,即便成年结婚后,人在西安,老朱对他的所作所为,基本都了如指掌,要说身边没有安插眼线,根本就说不通。
好在朱标早有应对,为了避免惹麻烦,当即说道:
“大兄北伐负伤,孩儿放心不下,便让宋老师带着礼物过去探望!”
朱元璋点点头,不置可否,突然又说道:
“你也不小了,不止读书,国事也要多关心。你几位师傅皆是人中翘楚,有事可以多请教他们,要多听多看多想,以后遇事自然能断!”
说完,朱元璋转身便去上朝,只留下朱标愣在原地,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朱元璋对太子的态度,跟许多皇帝都不同。
其他皇帝往往都有很强戒心,担心太子出道太早,结交一帮大臣,早晚惹出事端。
但朱元璋却不同,他是穷苦农民出身,在老朱的潜意识里,儿子就是跟自己一起下田的血脉亲人。
这家里的农活,早晚都要由儿子继承分担,自然是早点培养更好。
要不然,朱元璋给朱标找那么多师傅干嘛,就是唯恐儿子将来不能干,不够出息!
…………
今日上朝,李善长一干人等,自然是偃旗息鼓,绝口不谈李彬一案。
至于是不是暗中在积蓄力量,伺机反扑,那就谁也不知道了!
等下朝后,杨宪却拉着刘伯温的手道:
“恭喜刘大人!贺喜刘大人!承蒙上天垂爱,早晚必将飞黄腾达!”
刘伯温却一笑而过,通过这次事情,他早已看出李善长的强大,即便过了李彬一关,后面的路照样惊险,实在没什么好高兴的。
而且,这次不似天公作美,倒像有贵人相助,实属侥幸的很!
刘伯温回到衙门,办完一天公务,刚刚走出宫门,迎面却正好遇到朱文正走来。
朱文正像往常一样,跟他客气打了个招呼。
刘伯温也一如平常的回了个礼。
两人擦肩而过,貌似并无太多交集!
只是朱文正不知道的是,在他走后,刘伯温却悄悄向着他的背影,拱手行了一个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