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兴明常青椒
第274章 兵至潼关(第2页)
历史上秦汉时期,卡在这里的本来是赫赫有名的函谷关。
只是由于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在函谷关以北大量堆积,导致军队就算不过函谷关,也可以从北边的黄河河岸绕道,直接进入关中。
所以到了唐朝时,函谷关就几乎失去了驻守的价值。
于是,唐朝在函谷关以西70公里的地方,重新找到潼关,作为新的金汤要塞。
西路军还算幸运,他们要面对的,就是唐宋时期遗留下来的潼关,若是等到明朝中后期,潼关会被反复扩建加固,到时就更加麻烦。
冯胜一路急行,很快逼近潼关东侧的黄巷坂。
黄巷坂是通往潼关的必经之路。
它南侧紧临一片高原,处于悬崖陡壁之下,北侧夹河之间又有一高岸隆起。
这就形成了南依高原、北临绝涧、中通一径的孤道,这个孤道“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涧道之峡,车不方轨”。
这一段路大约只有短短的2.5公里,可愣是把冯胜给叫停住了。
冯胜上战场厮杀多年,却从未见过这么险要的地形,就算只是看看,都让人心中泛起阵阵寒意。
他招来几个探马问道:
“此去潼关,只有这一条道吗?”
领头的探马语气肯定道:
“将军若要去潼关,只有经过黄巷坂才行!”
冯胜左右一寻思,潼关是肯定要打的,既然早晚都要去,没必要畏缩畏脚。
但冯胜也没有大意,他决定首先派出一百多名士卒,爬上黄巷坂南侧的高原,探探虚实,以防有敌军埋伏。
一百多名身手矫健的明军士兵很快被选拔出来,他们利用绳索抓钩等工具,快速在岩壁上攀爬着。
这种攀岩很需要体力,就算挑选出来的士兵身强力壮,也是爬的大汗淋漓。
一众士兵花了些功夫,总算上了高原。
等上去一看才发现,黄巷坂南侧的高原,竟然叠了几大小层,中间还有数道峡谷,这地形真不是一般的复杂。
明军士兵爬了一道崖壁,个个都是累得气喘吁吁,一个士兵忍不住看向领头百户道:
只是由于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在函谷关以北大量堆积,导致军队就算不过函谷关,也可以从北边的黄河河岸绕道,直接进入关中。
所以到了唐朝时,函谷关就几乎失去了驻守的价值。
于是,唐朝在函谷关以西70公里的地方,重新找到潼关,作为新的金汤要塞。
西路军还算幸运,他们要面对的,就是唐宋时期遗留下来的潼关,若是等到明朝中后期,潼关会被反复扩建加固,到时就更加麻烦。
冯胜一路急行,很快逼近潼关东侧的黄巷坂。
黄巷坂是通往潼关的必经之路。
它南侧紧临一片高原,处于悬崖陡壁之下,北侧夹河之间又有一高岸隆起。
这就形成了南依高原、北临绝涧、中通一径的孤道,这个孤道“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涧道之峡,车不方轨”。
这一段路大约只有短短的2.5公里,可愣是把冯胜给叫停住了。
冯胜上战场厮杀多年,却从未见过这么险要的地形,就算只是看看,都让人心中泛起阵阵寒意。
他招来几个探马问道:
“此去潼关,只有这一条道吗?”
领头的探马语气肯定道:
“将军若要去潼关,只有经过黄巷坂才行!”
冯胜左右一寻思,潼关是肯定要打的,既然早晚都要去,没必要畏缩畏脚。
但冯胜也没有大意,他决定首先派出一百多名士卒,爬上黄巷坂南侧的高原,探探虚实,以防有敌军埋伏。
一百多名身手矫健的明军士兵很快被选拔出来,他们利用绳索抓钩等工具,快速在岩壁上攀爬着。
这种攀岩很需要体力,就算挑选出来的士兵身强力壮,也是爬的大汗淋漓。
一众士兵花了些功夫,总算上了高原。
等上去一看才发现,黄巷坂南侧的高原,竟然叠了几大小层,中间还有数道峡谷,这地形真不是一般的复杂。
明军士兵爬了一道崖壁,个个都是累得气喘吁吁,一个士兵忍不住看向领头百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