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兴明常青椒

第235章 钵卷冲锋


  菊池武光一动,他身边数百名母衣众,纷纷露出必死之志,在额头上用力系上纯白色的钵卷。

  钵卷是一种细长的棉布条,对于倭人来说,意义重大,通常只在干大事时,才会十分认真的系上,代表着破釜沉舟的决心。biqiku.net

  其实钵卷文化并非倭国原创,而是起自中华春秋时期,到唐朝时已经非常流行,叫做“束额巾”,多为红色。

  因为华夏古人讲究身体肤发受之父母,不能轻易弃之,所以并没有理发这么一说。

  而军队要打仗,长头发往往会在战场上碍事,佩戴“束额巾”就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束额巾”能防止额头汗水流入眼中,而统一的颜色和样式,还能让军队看上去更加威武霸气。

  倭国自唐朝败于华夏后,便大力学习了中华文化,其中就有这个“束额巾”,传到倭国后慢慢演变成“鉢巻”。

  而中华的束额巾,经过唐宋发展后,到明朝达到鼎盛时期,不光军队大量采用,就连民间女子也喜欢佩戴。

  只不过女子用的款式更加精致新颖,已经属于装扮首饰了。

  而朱文正的虎威军,起源于元末红巾军系统,更是有人人扎带红头巾的习惯。

  菊池武光这边一扎上白钵卷,两边立马泾渭分明,红白对比强烈。

  罗贯中在船上远远看到对面倭军的动作,顿时一头雾水道:

  “这白色不是奔丧用的吗?难道倭军主将阵亡了?”

  沈金对倭国有些了解,闻言差点笑断了气,结结巴巴的说道:

  “先生有所不知,对倭人来讲,头戴白巾是要拼命的架势,不过在我们看起来,不是太吉利便是!”

  罗贯中听完连连称奇,又想起倭人既要拼命,不知大都督是否有危险,便有些担心的向前张望。

  朱文正对小鬼子也有不少了解,一见对面缠上了白钵卷,顿时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

  果不其然,菊池武光彪悍过人,直接带领数百名母衣众骑兵,从正面投入战场。

  这批人数量虽然不多,却眼神狠辣,气势惊人,犹如一道狂风席卷而来,一路将吴军撞的七零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