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兴明常青椒

第221章 是战是和(第2页)

  李善长的这个办法很稳重,对吴国确实比较有利,朱元璋不免有些考虑。

  许多人对朱元璋可能有些误解,认为他是个性格刚硬的人,绝对不会议和。

  其实不然,老朱脾气很硬不假,脑子却很清醒。

  不然,他也不会在早年间,拜韩丽儿为皇帝,也不会跟张士诚写信眉来眼去,甚至王保保的养父还活着时,也收到过朱元璋示好的信。

  这一切都因为,朱元璋是个头脑清醒,胸怀大志的人,他知道能伸能屈,才是乱世生存之道。

  朱元璋在认真考虑李善长的建议,朱文正却不干了,他一听到倭人入侵,第一时间就炸毛了。

  在这个时代,估计没人比他更痛恨倭人,因为那是来自后世的惨痛记忆。

  朱文正心中跑过一万头草泥马,小鬼子们,爷爷我不去找你们麻烦,你们竟然自己蹦哒出来,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李善长的话才刚说完,朱文正当即上前一步道:

  “王上!此事万万不可议和!”

  朱元璋和李善长同时一愣,两人一齐看向他,就连刘伯温也是一脸惊讶!

  却见朱文正斗志昂然,侃侃而谈道:

  “倭国不远千里入侵华夏,必定所图甚大,若是放任不管,只怕正中其下怀!

  而倭军已经登陆数万,不趁机消灭他们,日后要是越聚越多,就一发不可收拾!”

  这番道理,老朱也能想明白,只是现在手里没兵啊!

  朱元璋还没开口,刘伯温却是皱起眉头,他一直帮老朱参谋天下,对吴军此时实力一清二楚,便首先发问道:

  “大都督!虎威军原定五万人马,目前只招满四万,就这么点兵马,赶过去救援李文忠,要面对九万敌军,一旦出了岔子,不是更加麻烦?”

  李善长看法相同,还不忘在旁善意提醒道:

  “大军开拔,时间也未必来得及!哪有派使者去得快?”

  朱文正却信心十足:

  “自北伐军出征后,虎威军就一直处在戒备状态,随时可以拔营出发!我们走水路,从沿海直抵福建,要不了几天时间。

  李文忠是当世名将,定能撑到援军抵达!

  至于能否取胜,请诸位放心,在平江时,我早已事先打探过倭国情报,打倭寇,我定不辱命!”

  朱元璋见他说得斩钉截铁,顿时大为意动,议和毕竟是下策,既然有把握打赢,谁还去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