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兴明常青椒

第215章 决策北伐


  吴军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基本扫清南方,获得问鼎天下的契机。

  这一次会议,对于吴国来说,意义可谓十分重大,将直接决定吴国会一跃成为统一华夏的复兴强国,还是偏安一隅的地方政权。

  因此,吴军可谓精兵猛将云集,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俞通海、廖永忠等将领,统统汇集到了应天王宫。

  甚至就连刘伯温,李善长等众多文臣谋士,也一并参加。

  朱元璋作为一国之主,首先介绍了下当前的形势。

  浙东方国珍大半被消灭,余部逃亡海上;福建陈友定开始采取守势,不敢主动骚扰吴军;西蜀明玉珍龟缩在四川,易守难攻;云南此时还比较蛮荒,除了拥有数量庞大的当地土著外,还有少量元朝余孽在苟延残喘。

  而吴军最强大的对手,莫过于北方元朝。

  只是元朝此时也发生内讧,王保保跟关中李思齐等四个军阀打得难分难解。

  总体来说,吴国当前形势有明显改善,只是其中暗含的凶险和挑战也不少。

  朱元璋介绍完形势,便用期许的目光看着左右文臣武将,鼓励大家踊跃发言。

  最先站出来的是李善长,作为朱元璋的大管家,他站在后勤角度出发,说道:

  “此时已是十月,临近寒冬,若是出兵,只怕天寒地冻,将士受累,粮草也难以为继,不如等明年春暖花开,再兴兵不迟!”

  李善长说得确有道理,却跟朱元璋的想法不同,老朱有些失望,便看向一班武将道:

  “你们意下如何?”

  徐达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道:

  “李相国所虑甚是!只是天寒地冻,对我军有影响,对元军同样有影响,若是两相比较,反是我军更吃苦耐劳。

  而且,王保保主力此时正被拖在关中,我们要不趁机北上,等他收拾完李思齐等人,势必成为心腹大患!”

  徐达目光敏锐,思虑长远,这番话深得朱元璋之心,听得老朱连连点头。

  李善长一看这架势,原来吴王是想打啊,便当即不再反对。

  他不反对,其他文臣自然也不会出声,出兵的决策就这么定下了!

  但关于怎么打,大家却发生严重分歧。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