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兴明常青椒

第196章 朱棣要挨打


  此时此刻,王宫学堂上,朱标兄弟几人昂首挺胸,坐得端端正正。

  讲台上一位老先生,相貌堂堂,不威自怒,正一脸严肃的,看着堂下朱标几人。

  此人正是朱标老师,一代元末大儒宋濂,在当时跟刘伯温一样赫赫有名!

  宋濂有多牛?

  他自幼多病,家境贫寒,以出身条件来讲,注定是要输在起跑线上,但命运虽坎坷,却不是注定的。

  客观条件不好,就拿主观条件来凑!

  宋濂聪敏好学,在当地有“神童”称号,硬是靠着一股学而不怠,诲人不倦的精神,成功赢得多位大师欣赏。

  比如名噪一时的吴莱、柳贯、黄溍等大文豪,都曾做过宋濂老师,为宋濂饱读诗书,学贯古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这种人才一旦学成,自然不会默默无闻!

  早年间,元顺帝就发现了宋濂的才华,曾数次请他入朝为官,要是换个人,看到皇帝礼贤下士,早就乐得屁颠屁颠的跑去了,宋濂却不同,他压根就不想去。

  元顺帝请得多了,反而惹恼了宋濂,这位大佬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收拾东西上山出家,当了几年道士,在道观里专心写书。

  后来朱元璋崛起,对儿子们的教育很看重,派人多方打听饱学之士,居然也相中了宋濂。

  老朱派人去请,丝毫不出意外,也被宋濂一口拒绝。

  想当初元朝皇帝都请不动,朱元璋那时还是个国公,又怎么能有这么大面子?

  老朱没办法,为了朱标也是豁出去了,索性带着礼物,三顾茅庐,亲自登门拜访。

  宋濂被磨的实在不行,干脆抛出个难题道:

  “小儿顽劣,可以打吗?”

  在宋濂想来,老朱好歹是称霸一方的诸侯,哪里会舍得自己的亲骨肉,给一个外人殴打,此事应该可以就此作罢。

  却没想,朱元璋也是个猛人,干脆利落的说道:

  “只要不打死就行!”

  宋濂为之震动,隐隐觉得朱元璋器宇不凡,将来说不定能成大业,于是终于决定出山。

  最开始,朱元璋只有朱标一个孩子,宋濂对他非常用心,朱标也知书达礼,勤奋好学,深得老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