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兴明常青椒
第157章 庭审李饮冰(第2页)
胡惟庸见他说到点子上,当即肯定道:
“洪都只是造势,关键问题,出在吴王那儿!”
杨希圣一脸不解道:
“胡大人何出此言?
胡惟庸冷笑一声,胡须根根抖动,自信满满的说道:
“如果只是洪都流言起,吴王还不会这么快下决断!一定是有人向吴王告状,而且拿出了点东西,吴王这才坚信不疑,亲自派人去拿他!”https://
杨希圣顿如醍醐灌顶,想通了其中关键,他对胡惟庸是崇拜得五体投地,求之甚急道:
“胡大人,您向来智计百出,只有您能救出李饮冰了!”
胡惟庸却心中犯了难,此事牵扯到吴王亲侄儿谋反,如果胜券在握,倒可放手一搏。
如今那朱文正却有全面翻盘的苗头,这个时候掺和进去,稍有不慎,那就是万劫不复啊。
胡惟庸此时羽翼未丰,他稍一衡量,就有了丢车保帅的想法,而杨希圣却揣摩不出他心思,只是一味哀求道:
“听说这件案子惊动了中书省,您恩师(李善长)必然也会参与,只要您去求求情,未必没有搭救李饮冰的机会!”
胡惟庸心头一阵火起,李饮冰这个废物,栽赃都能把自己栽倒,竟然还要我冒着杀头的风险,去为他求情?
胡惟庸城府极深,脸上却是和颜悦色道:
“你不要着急,我这就去找恩师说说!”
说完,他送走杨希圣,直奔李善长而去。
…………
吴国此时的行政机构,跟明代有很大不同,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中书省,将权力分给六部,六部职能比明初得到大幅强化。
而此时的吴国,还保留着中书省,这是一个凌驾六部之上的机构,类似于现代国务院。
李善长和徐达分为左右相国,则相当于左右丞相,权力极大。
即便是朱元璋的政令,通常也是先下给中书省,由中书省统一调度后,再下达给六部。
所以,出了这么大的案子,李善长自然要亲自过问,也有权过问。
而且,吴国此时还没设立都察院和大理寺,后世著名的“三司会审”也不存在。
像李饮冰这种案子,只需刑部主审,相国李善长监督,最后报呈朱元璋定夺即可。
“洪都只是造势,关键问题,出在吴王那儿!”
杨希圣一脸不解道:
“胡大人何出此言?
胡惟庸冷笑一声,胡须根根抖动,自信满满的说道:
“如果只是洪都流言起,吴王还不会这么快下决断!一定是有人向吴王告状,而且拿出了点东西,吴王这才坚信不疑,亲自派人去拿他!”https://
杨希圣顿如醍醐灌顶,想通了其中关键,他对胡惟庸是崇拜得五体投地,求之甚急道:
“胡大人,您向来智计百出,只有您能救出李饮冰了!”
胡惟庸却心中犯了难,此事牵扯到吴王亲侄儿谋反,如果胜券在握,倒可放手一搏。
如今那朱文正却有全面翻盘的苗头,这个时候掺和进去,稍有不慎,那就是万劫不复啊。
胡惟庸此时羽翼未丰,他稍一衡量,就有了丢车保帅的想法,而杨希圣却揣摩不出他心思,只是一味哀求道:
“听说这件案子惊动了中书省,您恩师(李善长)必然也会参与,只要您去求求情,未必没有搭救李饮冰的机会!”
胡惟庸心头一阵火起,李饮冰这个废物,栽赃都能把自己栽倒,竟然还要我冒着杀头的风险,去为他求情?
胡惟庸城府极深,脸上却是和颜悦色道:
“你不要着急,我这就去找恩师说说!”
说完,他送走杨希圣,直奔李善长而去。
…………
吴国此时的行政机构,跟明代有很大不同,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中书省,将权力分给六部,六部职能比明初得到大幅强化。
而此时的吴国,还保留着中书省,这是一个凌驾六部之上的机构,类似于现代国务院。
李善长和徐达分为左右相国,则相当于左右丞相,权力极大。
即便是朱元璋的政令,通常也是先下给中书省,由中书省统一调度后,再下达给六部。
所以,出了这么大的案子,李善长自然要亲自过问,也有权过问。
而且,吴国此时还没设立都察院和大理寺,后世著名的“三司会审”也不存在。
像李饮冰这种案子,只需刑部主审,相国李善长监督,最后报呈朱元璋定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