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兴明常青椒

第73章 久战不下(第3页)

  几年下来,朱元璋渐渐兵强马壮,龙凤政权却差点被元朝政府给打没了,就连皇帝韩林儿也被迫退守安丰。

  当时张士诚正在为元朝效力,得到消息后,派出重兵包围安丰,试图彻底消灭龙凤政权。

  危急时刻,韩林儿无法可想,只能偷偷派人出城,给自己名义上的部下,朱元璋报信,希望朱元璋能看在主仆名分上,出手搭救一把。

  到底救不救韩林儿,让朱元璋内部分裂成争吵激烈的两派!

  以刘伯温为首的一派认为,不应该救,原因很简单,韩林儿是朱元璋名义上的皇帝,若是将他接回来,岂不是给自己找了个祖宗?要如何安置?

  更何况,这么多年下来,双方也只是名义上的统属,并没有多少实质上的接触,韩林儿若是战死,朱元璋正好可以称王!

  这一派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见,一时明显占据上风!

  但朱元璋能得天下,显然靠的不是运气,他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和见解!

  朱元璋认为,韩林儿必须救,理由有三:

  其一,韩林儿既然发出救驾的召令,朱元璋若是坐视不理,那就是失信于天下,成为不忠不义之人。

  典型的例子就是陈友谅,陈友谅背主弑君后,人心尽失,导致大量汉军重要将领出走,汉军虽然数量庞大,但质量已经明显下降。

  其二,张士诚若是没有杀死韩林儿,而是将其俘获软禁,玩一手狭天子以令诸侯,那朱元璋将陷入极大的被动。

  其三,安丰也是战略要地,若放任张士诚占领,会壮大其实力,对吴军不利。

  基于这三点,朱元璋力排众议,于今年年初,发兵击败张士诚,顺利救出了韩林儿。

  救出韩林儿后,朱元璋原准备将其安置在吴军首府应天,但皇帝放在身边,时刻都要祭拜,干啥也不方便。

  刘伯温乘机说了句话,大意如下:

  “韩林儿不过就是一个牧童小儿,拜他有什么用?”

  朱元璋闻言,赶紧让人把刘伯温请到跟前,刘伯温趁机建议朱元璋撇开韩林儿,建立新王朝。

  刘伯温的眼光很准,他敏锐察觉到,朱元璋通过多年奋战,已经具备足够自立的条件。

  于是,朱元璋将韩林儿送到滁州,软禁起来,开始着手称王的准备。

  到今年九月,张士诚自立为吴王,深深刺激了朱元璋,老朱认为随着地盘的日益扩大,的确需要一个足够高的身份,来问鼎天下了。

  于是,朱元璋于今年十二月,将大军丢给常遇春,自己匆匆赶回应天,准备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