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你们这群臭娘们(第2页)

 疑惑的回过头。

 “小叶子,你找我?”

 “没有。”

 “不可能,你是不是说我坏话了!”

 …

 “哎你烦不烦!”

 “说没有就是没有!”

 看着叶小妞气呼呼的离开了座位。

 姜姑娘张了张嘴。

 “神经病啊!”

 ………

 中午。

 小食堂的角落。

 由于冬天实在太冷。

 姐妹团的根据地就从操场的梧桐树下临时搬到了小食堂里。

 本来按照姜宁的意思。

 可以搬到小超市的休息区。

 那边有吃有喝,还有来来回回的美女看。

 结果才过去了两天。

 五个人一共胖了6斤。

 其中还有姜姑娘瘦的一斤。

 然后在其余四人的一致要求下。

 姐妹团的聚会地点,来到了食材相对贫瘠的学校小食堂。

 然而。

 就算再贫瘠的食堂。

 它也是个食堂。

 所以…

 “哎,你们怎么都不吃啊?”

 “看着我一个人吃多不好意思。”

 姜姑娘捧着一碗粉丝。

 一边倒着醋,一边看着几个如同老僧打坐的小娘们,好奇的问出了声。

 可迎接她的却是齐刷刷的怨眼。

 “我觉得姐妹应该同甘共苦。”

 “你们认为呢!”

 罗珊珊的话立刻引起了孙倩的共鸣。

 “我也觉得!”

 “不能让好姐妹一个人受苦!”

 说着,她把目光放在了朱慧的身上。

 后着点了点头。

 拿着画笔在桌子上敲了敲。

 “柳下笙歌庭院,间姊妹秋千!”

 这话说的。

 姜姑娘居然感觉到了阵阵杀气,下意识的护着自己的面前的粉丝。

 “你们要干什么…?”

 “我告诉你们…”

 “有事冲我来…”

 “跟我的粉丝没关…哎,雯雯?雯雯!我的粉丝!!”

 一分钟后。

 姜姑娘捂着咕咕叫的肚子。

 无比幽怨的看着面前那四张春光满面的脸蛋。

 嚷嚷的抗议道:

 “我又不减肥!”

 “为什么不让我吃饱!”

 结果姜姑娘被无视了。

 连她最乖巧的齐小媳妇,在减肥的这个问题上,都和孙倩等人站在了一起。

 这可把姜姑娘给气坏了。

 扭过头,直接把后背丢给了这几个娘们。

 “姜姜,你们班元旦游艺活动弄的怎么样啦?”

 “姜姜不在。”

 …

 “姜姜,明天成年啦,有没有什么打算?”

 “成不了,姜姜饿死了。”

 …

 “姜姜…”

 “该许愿啦!”

 ???

 许愿?

 感受到身后异样的姜姑娘,下意识转过身子。

 结果入眼就是一个通体漆黑的巧克力蛋糕。

 上面还插着两根已经点燃的模具蜡烛。

 一个‘1’,一个‘8’。

 火光莹莹。

 把周围四个姑娘的脸蛋上都映照出了灿烂的笑容。

 “姜姜!”

 “知道你明天得回家过生日,今天就提前给你过了!”

 说着孙倩拍了拍手,笑盈盈道:“18岁啦!”

 “大姑娘啦!”

 …

 “怎么样!惊喜吗?”

 “巧克力的哟!”

 罗珊珊搞怪的表情,看的姜姑娘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

 嗯。

 眼睛还有点热。

 这群臭娘们。

 “姜姜!”

 “许愿吧!”

 齐小妞的提醒,让姜姑娘意识到了什么。

 赶紧合手,闭上眼睛。

 默念了几个字之后。

 睁开眼睛。

 面对几个娘们期待的眼神。

 姜姑娘嫣然一笑。

 “呼!”

 ………

 半小时后。

 姜姑娘顶着个大脸,和齐小妞回到了宿舍。

 刚推开门。

 就看见袁璐坐在小麦的床边,一副指点江山的模样,不知道在说着什么。

 眼见这娘们正说在兴头上。

 姜姑娘恶胆横生。

 悄悄的来到她的身后。

 拍了拍她的肩膀。

 然后。

 当袁璐疑惑的转过脸时。

 迎接她却是一张画出来的鬼脸,以及一根沾满奶油的手指。

 “啊啊哎哎哎!?”

 片刻。

 当袁璐回过神来,摸了摸自己脸上的奶油。

 然后看着面前这个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鬼脸姑娘。

 想要生气的她。

 忍不住也笑了起来。

 一边笑一边骂。

 “姜宁!”

 “你还别说。”

 “这妆容挺适合你的!”

 “以后就这样出门吧!”

 “保证人见人爱,见…哎,别!别过来!啊啊啊啊!!我的衣服!!”

 “姜宁!我要你死!!”

 ………

 下午。

 体育课。

 黑大个请假了。

 老郭批准的。

 当他说这节课上化学的时候。

 班上一阵哀嚎。

 可奈何班上除了那只不知道去哪浪的叶大小姐。

 其他都跟个怂包一样。

 只有哀嚎的用,连一句反抗的话都说不出来。

 想当年…

 哥拳打养老院,脚踢幼儿园。

 想上课就上课,不想上课就…

 “姜宁!”

 “挨?”

 “出来一下。”

 “哦…”

 片刻。

 教室门口。

 寒风凛冽。

 刚出门的姜姑娘就呛了一口风。

 可老郭似乎不受影响。

 站在风口处,巍峨的如同一座肉山。

 “姜宁。”

 “元旦游艺活动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

 …

 “报告老…老板。”

 “彩带,宣传册,布置现场的东西都准备好了。”

 …

 “卖的东西呢?”

 “有哪些?”

 …

 “笔,本子,修正带,胶带,橡皮,头绳,书包,习题册等等,共准备三十多种,一百多个物件。”

 “琳琅满目,保证受欢迎。”

 …

 “三十多种?”

 “一百多件?”

 郭明显然被这个数据给惊讶到了。

 毕竟在他印象中。

 前几天还什么都没准备好的。

 结果今天就告诉他。

 准备了一百多个。

 “你们东西哪来的?”

 …

 “班费啊。”

 “嗯,还有一点班上同学捐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