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恩荣宴(第3页)

 因为他晚年的执拗,做出一些劳民伤财,动摇根基的举措,把大明的盛世生生向后拖了几十年。

 见大臣都开始拜退,于谦也被太监侍卫们拖走了,太子朱高炽在儿子朱瞻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长叹一声就想离开,没想到被楚河挡住了去路。

 楚河伸手,把朱高炽从朱瞻基的手中接过:“老大,跟我去见一下爹,小子,你也去。”

 朱高炽疑惑的看着这个一向跟自己不对付的弟弟,别说不客气的打招呼,就连搀扶自己都很少有,今儿这是怎么了,感觉自己胳膊上传来的支撑力,朱高炽下意识的随着楚河走了两步。

 这才反应过来:“老二,你这是去干什么?今儿爹刚斥责了你,你别去上赶子找骂,等我跟老三劝和劝和爹,你再去见也不迟。”

 说真的,大明十六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中,朱高炽是当之无愧的好皇帝,无论当太子,还是当皇帝,无论当爹,还是当哥哥,都是没得说,古往今来对于这个只做了一年皇帝就病逝的人,只有赞扬,没有任何可以言说的诟病。

 就算他后来的登基,也是匆忙之间被儿子跟杨士奇等人强行扶上马的,这也导致了他本可以再坚持二三年的身体,才登基一年后就因劳累过度,撒手人寰了。

 大多数太子与汉王的不对付,一方面是夺嫡导致的,这是避不开的,另一方面就是太孙朱瞻基引来的纠纷,这小子每日都在刀尖上跳舞还不自知,就是因为他幼稚,自以为是的性格,才让朱棣临死前还是把皇位传给了朱高煦。

 来之前,其实楚河也纠结过,如果按照剧情,只需要在朱棣驾崩前赶到身边,守着那么些人的面,朱棣的皇位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传到他的手中,至于朱瞻基协同杨士奇搞的暗度陈仓,假传圣旨也根本不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