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谁稀罕男宝,仨闺女享福到老(完)(第3页)

 之后,姜芙接待了一位气质优雅的女士,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她不禁潸然泪下。

 “祖国的发展令人欣喜,但我没想到,还有你这样的年轻人继承着过去的手艺。真好,真好。”

 穿上年轻时候流行的旗袍款式,这位女士连连点头。

 原本以为自己只是做了一笔普通的生意,不料,半个月后,姜芙却见到了对方的助理,是来谈合作的。

 “我的老板在港澳台都有商场,这是资料,您可以先看看。老板很喜欢您和您的个人品牌,希望能够入驻,让同胞们都见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喜从天降!

 姜芙原本也打算着,等孩子们上了大学,她就要去大城市闯一闯,最好能让自己的“衣芙”遍地开花。

 如今,这花就要开到海峡对岸去了!

 之后的一整年时间,姜芙都在谈生意,签合同,她还亲自去了那几家商场,操刀各个店面的整体设计,确保个人风格上的统一。

 以至于新房的装修都是蔡桂花和洛野负责的,姜芙完全顾不上。

 9月,洛清清成为家里第二个大学生,提着行李坐上火车,前往京大。

 蔡桂花不放心,也跟着一起去了,祖孙俩正好提前几天出发,把京市好玩的景点都玩了一遍。

 回来之后,蔡桂花又回了一趟老家,主要目的就一个:显摆。

 咱是去过京市的人了,不狠狠吹上三天三夜,实在不过瘾!

 这一次回去,老家居然也有了不小的变化。

 李卫国不是大队长了,成了村支书,稍微胖了一点,看着比前几年更精神。

 因为去县里做了好几次报告,还被评为先进干部,李卫国如今看起来也有几分文化人的气质了,嘴里还时不时蹦几个新鲜词汇,不过还是被蔡桂花一个照面就给秒了。

 毕竟人家是去过京市的!

 红星大队又改回了红星村,村里前些年就家家通电了,连电视都有好几台,一半以上的人家都重新盖起房子,小二层也并不多么稀罕了,听说有人还琢磨盖三层楼呢。

 这一切都源于他们在十多年前的某个晚上,偷偷摸摸地把大队的田地给分了,还按下手印,保证绝不泄密。

 作为领路人之一的姜超英,成了本地有名的种植大户,养殖大户。

 有钱了,腰杆子自然也硬了,熊大芬再有小九九,也不敢在姜超英面前废话。

 何况,她听说村里有男人赚了钱,再不受家里婆娘的气,去县城找了相好的,除了春种秋收,平时压根连家都不怎么回了。

 熊大芬思来想去,逐渐把重心转移到了自己的小家。

 尤其是在她弟弟听说南方来钱快,跟人南下之后,她甚至都不怎么回娘家,只逢年过节过去送点东西。

 对此,姜超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在意那点小钱。

 只要她和自己好好过日子,两个人一起把孩子们养大成人,他就知足。

 至于他娘和他小妹,姜超英并不担心。

 偶尔熊大芬也会冒出几句酸言酸语,比如你娘你妹都在城里享福,咱们还在土里刨食儿啥的。

 每到这个时候,姜超英就会直接怼回去:“废话,我娘我妹那是咱俩比得了的吗?你还真敢比!”

 熊大芬:“呜呜,我的命好苦……还行吧,其实也没那么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