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谁稀罕男宝,仨闺女享福到老32(第2页)

 俩人毕竟孤男寡女的,不好整天待在一起。

 于是,在姜芙的提议下,以自愿为原则,谁感兴趣,谁就可以过来学习。

 她又不打算站一辈子柜台,如果能培养出合格的售货员,姜芙第一个乐意。

 能在友谊商店上班的,都不是一般人,不仅根正苗红,政治素养过关,形象还得好,又要会说外语,特别是俄语、英语。

 愿意来培训的寥寥无几,其他人宁可嗑瓜子,聊天,反正如果当天不需要接待外宾,就等于无事可做。

 姜芙忍不住和段玉涛讨论:“段经理,时代在发展,说不定再过两年,不光是外宾能进来买东西,普通人也可以。等到那个时候,咱们的售货员要是依旧这副态度,怕是不行。”

 没记错的话,明年也就是79年就开始发行外汇券,80年上半年就开始正式流通。

 有了这外汇券,普通人也可以进来消费,走进友谊商店,选购商品,不再是外宾才有的特权。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一旦人家觉得受到怠慢,甚至是受到侮辱,谁敢保证他们不会和这些售货员发生冲突?

 能弄到外汇券的,恐怕也不会是普通人。

 段玉涛简直不能再赞同,第二天就给所有人开了会,纠正错误思想。

 在他的强调下,终于有两个售货员愿意跟在姜芙身边学习。

 姜芙趁机向她们请教外语。

 她的英语水平其实要比这些售货员强得多,口语更标准。

 毕竟,姜芙在国外念了两年大学,没有毕业,但语言关是早早就通过了的。

 等姜芙完成第一幅山水画,段玉涛还挺鸡贼的,装裱之后,他偷偷拿去给美院的一位退休老教授看,想听到专业评价。

 那老教授在动乱年间被下放到西北农场,遭了大罪,如今虽然平反了,回城了,还拿到了补发的十多年工资,但身体坏得厉害,手严重变形,很难再作画。

 一听说什么商店经理找自己鉴画,老教授直接把人骂走。

 段玉涛无奈,只好灰溜溜地去找姜芙:“你能跟我一起去不?我怕就我一个人,半年都进不去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