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太子妃无所畏惧1(第2页)

 不过此大汉非历史上的大汉,二者并无关系,是一个架空王朝。

 根据原着的描述,它的生产力和各项制度更类似北宋。

 不知道为什么,皇室历代人口凋零,仁宗好歹还有两个儿子,英宗和先帝都只有一子。

 本朝因高祖起兵夺权,故而在国家稳定之后,重文轻武,大力抑制边关武将的权力。

 尤其皇帝还提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思想,所以文官集团迅速地掌握了中央政权。

 这样的局面,令北方的游牧民族蠢蠢欲动,其中实力最强的就是瓦剌。

 先太子刘宇自幼骁勇,身先士卒,一度将瓦剌主力逼退至边关以北数百里外。

 但就是这么一个天纵奇才,却在五年前的一次战役中,随同身边的数十精锐一起失踪。

 几天后,瓦剌大汗马哈帖尔木令部下将一枚人头高挂于帐前,并放话大汉太子已被斩首,命令汉军后撤。

 如果想要回太子尸身,以边关三城为赎。

 消息传回京都,举国震惊。

 先帝哀恸,只撑了不到一年,也弃了群臣,庙号宣宗。

 至此,宣宗一脉绝嗣。

 国不可一日无君,宣宗的发妻张皇后、文官集团以及宗室们不得不打起精神,商讨嗣君的人选。

 从血缘关系上来看,康王作为仁宗之孙,英宗之侄,宣宗之堂弟,实为最合适的人选。

 要说这位康王的运气不错,他爹老康王是英宗唯一的弟弟,他是他爹唯一的儿子,五岁即被立为康王世子。

 老康王是英宗同父异母的弟弟,比英宗小了近十岁,只因他的生母地位低贱,而宣宗则为中宫嫡出,是板上钉钉的储君,所以早早被仁宗打发去了封地。

 给的封地也一般,不大不小,不肥不瘦,离京都不远不近。

 康王本人从没有想过,皇位竟会落在自己的头上!

 他年近四旬,身体也一般,要说年轻的时候,康王或许有过野望,但人到中年万事休,早就不再做他想。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太子没了,皇帝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