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难道连痛快死去都做不到吗(第2页)
“安静!安静!”有凶神恶煞的锦衣卫,抽出腰刀,厉声呼喝,顿时将老百姓的议论声音强行压下,然后转身对着刑部尚书杨容,以及锦衣卫指挥佥事深深一躬。
“咳咳。”杨容神色愈发肃穆,抬头看了看天色,沉声道:“午时三刻将至,将犯人验明正身!”
一声令下,顿时有锦衣卫上前,毫不客气地伸手薅住犯人丛重的头发,将他的脸面向阳光,仔细查看片刻,随手把那颗还挂在脖颈上的脑袋一扔,转身报告道:“启禀大人,犯人丛重,已验明正身,确认无误!”
“好!”
杨容深吸一口气,毕竟接下来要发生的情景,前所未有,但他作为行刑官,还不能不看,这份视觉冲击力,只能自己消化承受。
站起身道:
“罪犯丛重,原为应天府溧阳县县令。”
“在任期间,徇私枉法,贪污受贿,致使民不聊生,百姓申冤无门。”
“应天知府秦枫者,洞察奸恶,果断出手,在丛重家中以及县衙中,搜出白银十余万两,各类珍宝无数!”
“仅去岁贪墨修建水渠银两,就高达两万两白银,胆子之大,数额之巨,令人发指。”
“为惩治贪官,彰显我大明王朝为民生息,肃贪惩恶之决心,吾皇陛下特意降旨,对丛重施行‘剥皮楦草’之刑罚,以警示世人,震慑宵小!”
什么?
已经闭目待死的丛重,忽然听到陌生的词汇,浑浑噩噩地睁开眼睛,不解其意。
剥皮楦草……
剥皮!
天啊!
难道连痛快死去,都做不到吗?
听不懂楦草,至少剥皮并不陌生。
丛重浑身颤抖,巨大的恐惧在瞬息间就占据了整个心灵。
最后一个侥幸的念头:有没有可能,先把我杀了,再剥皮……
而事实,是残酷的。
时辰一到,只见监刑官杨容伸手抓起一道令牌,眼眸中闪过狠厉,用力向前方一掷,喝道:
“行刑!!”
根据佛教传说,“剥皮楦草”是地狱当中对罪大恶极的灵魂施行的酷刑。
剥皮,很好理解,早在千年前,就有剥皮的刑罚,算不得创新。
但是楦草,可就很有新意了。
楦这个字,本意为用东西填紧物体的中空部分,那么剥皮楦草这个词,意思是把稻草装满人皮做的袋子以示众。
杨容杨大人,终于有了灵感。
再次基础上,杨容平生所学,都化作了残忍恐怖的手段,将“剥皮楦草”四个字再次发挥,最终形成一整套足以震慑贪官,令其一想到就遍体生寒的刑罚,并跟其他几种一起,写入奏折,交由皇帝御览。
最终,朱元璋的选择,正是这套别出心裁的“剥皮楦草”!
而即将押到刑场的丛重,有幸成为这一刑罚的首例体验者,并作为标杆和样本,永远放在京城的土地庙门口。
而这时候的丛重,虽然在囚车上被人指指点点,骂声不绝,但因为对京城的地形并不熟悉,还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什么样的命运,只当是去砍头,虽然沮丧,神色倒也不至于太过灰败。
杀人不过头点地,脑袋掉了碗大个疤。
到这时候,甭管怕死或是不怕死,也只能用这两句豪迈的言辞来安慰自己了。
“启禀杨大人,人犯带到!”
负责押送囚车的,是锦衣卫的一名指挥佥事,官职也有四品,但见到刑部尚书,执礼甚恭。
“辛苦了。”杨容点了点头,也定了定神。
毕竟……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残酷无比。
人犯押到,随后一同到来的,是已经聚集到万人之众的京城百姓。
而且,听到消息想要看热闹,正在往这边赶的,又不知有多少人。
新鲜啊!
平常砍人都是在特定地点,这都是有章法的,为何今日选在了土地庙?
这没道理!
因为土地爷虽然不是什么高阶的神仙,好歹也是神祇,而且这座京城的土地庙还颇有灵验,很受远近百姓的推崇。
在这里砍头,血腥冲天,不怕冲撞了神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