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朕!还不如这些糟老头子?(第3页)

 要知道,人生七十古来稀,在这个年头能活到花甲,都得算是高寿了!

 经历战乱,又有大明重整河山,这些老头子历经王朝变迁,没少折腾,看样子身子骨也并不怎么样,甚至站在队里,都需要有人搀扶。

 就这?

 朱元璋越看越来气。

 朕!

 还不如这些糟老头子???

 秦枫你到底想干什么!

 难道朕发往各府县的圣旨,你是一个字都没看吗?

 圣旨中,朕明明就说得很清楚,这次科举,为国选材,原则上要选择年青力壮者,不然我要一批老头做什么,没等他们摸清官场呢,人先没了!

 参加考试的淳化县人,虽然并不十分清楚圣旨,但这支入选的队伍实在有些奇怪。

 议论甚至质疑的声音,也就越来越大。

 道理是明摆着的。

 朝廷科举取士,是要选拔官员,弥补各地衙门空缺的。

 就这些老头子……

 走几步路都怕猝死了。

 哪怕是那些四五十岁的,做几年官也得病休甚至身故,这好像不符合朝廷的需求啊!

 秦大人,是什么用意?

 朱元璋听着这些声音,愈发觉得自己是对的,那么这秦枫竟敢抗旨不遵,哪怕你是来自后世,来到这里也是大明臣子,岂能如此……

 嗯?

 正动念间,忽然又有心声传。

 【哎!好像,选出来的人才,年龄段有点尴尬。】

 【不过我是按照试卷内容选的,可没考虑年龄。】

 【难怪,难怪历史上洪武四年开科举,只进行了一届,就被老朱直接叫停。】

 【事实证明,选年轻的,选只会读书的,真心不靠谱啊!】

 【现在,我来了,历史也发生了偏移,洪武四年拖到了洪武五年,我绝不能让大明科举沦为笑话,这个本无必要的弯路,至少在我淳化县,在我应天府,不必去走了!】

 嗯?

 朱元璋愣住。

 弯路?

 不靠谱?

 只会读书的年轻人?

 只进行一届科举,然后就被叫停了?

 这些,都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每个字都认识,但是连在一起,就有点听不懂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