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大人!您来真的?(第2页)
然后,他神色肃穆,将这身官职虽然不大,却也代表着朝廷命官身份的官服,整齐地叠了起来,端正地放置在县衙正中,就在明镜高悬的牌匾下面。
霍然转身,徐家的三个人已经看得呆住了。
秦大人,这是要做什么?
怎么还脱衣服了?
“现在,我不是县令了。”秦枫微笑,神色却是前所未有的郑重,从呆若木鸡的徐鼎臣手中接过《大诰》,高高举过头顶,肃容道:“我,只是寻常的淳化百姓,普通的大明子民。依大明皇帝圣旨所言,‘若将刑名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被冤枉者告及四邻,旁入公门,将刑房该吏拿赴京来!’,我只是你们的邻居而已,看不过这件事,便陪同你们一起,先去拿下那六合县令周康宁,再去往京城!”
啊!
这……
徐多田夫妻俩骇得双膝一软,差点成了滚地葫芦。
邻、邻居?
一起告状?
大人!您来真的啊?
就连最气不过的徐鼎臣,这会儿也陷入了深深的呆滞,甚至于一脸茫然地看着这位大人,这位老师,看他把代表官身的衣服脱掉,寒冬腊月只剩一身月白色的布衣,神采奕奕,双手将那本《大诰》举过头顶。
来真的?
徐鼎臣的脑子彻底不够用了。
在他看的言辞很容易猜想,无非是要以大局为重,考虑活人的生计,甚至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之类。
他特意把徐家都叫到县衙,徐鼎臣等人更是心中打鼓,完全不知道秦大人跟那个相府来人,达成了什么协议。
总不会是下毒手吧?
但是万万没想到!
一到县衙,秦大人连官衣都脱了!
头顶大诰的,本该是我们徐家人啊!
可现在秦大人搬出圣旨,抓住了其中“被冤枉者告及四邻”的词句,硬说自己是徐家的邻居,要强出这个头!
实际上,徐家住在淳化县一角,距离县衙十几里地呢,这算哪门子的邻居!
所以,现在,真的要去么?
淳化县,田埂上,三三两两地聚集了几个人,小声议论着什么。
按说这会儿到了深冬,田地早就冻结,各家各户通常都待在家里,哪怕是朋友聚会,也只在家中待客。
之所以这些人聚在这里,唯一的原因是,从这块水田的方位,可以清楚地看到不远处的县衙。
现在,大家都知道出事了。
出事的是老实巴交的徐家,原本好端端的一桩喜事,竟然成了丧事,一想到那个懂事漂亮的芸娘,不管是认识的或是不认识的,都在心中抱着不平。
但是,也只敢在心中。
一骑红尘,从皇城方位而是来自丞相府,马上骑士目无余子,径直冲到县衙,不知跟秦大人交谈了些什么。
于是就有愤愤不平的淳化县老百姓,悄悄聚在这里,观察动静。
他们看到!
只过了很短的时间,那骑士就从县衙里走出,怕是连一盏茶都没喝完呢,脸上已经浮现出喜色,对着县衙里拱手,似乎很满意的样子。
明白了!
哪怕离得远,听不到声音,但见此情状,淳化县的老百姓,顿时凉了半截。
很显然,曾经无所不能的秦大人,也毕竟只是七品县令,怎么可能凭一己之力,去硬撼身为文官之首的左丞相胡惟庸?
那杀人的陆三通,是胡惟庸的妻弟啊!
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唉,秦大人他……不是说要给徐芸娘报仇的么?”
“说什么……找出大诰,就去京城告御状?”
“算了吧,听听就好,这你能信啊?那圣旨都出,这两年来,普天之下,没有过任何冤屈不平之事吧?”
“再说了,咱们老百姓,怎么能把官老爷绑起那个六合县知县周康宁,人家手底下也有上百号衙役捕快呢,是好惹的吗?人家不来抓你就不错了,你还想去绑他?”
“看这架势,秦大人已经跟这个相府来人达成了某种协议,可能……是得了点好处或是承诺吧。”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就可惜了那徐芸娘……真就这么白死了……”
“啊!快看,秦大人怎么出来了?他走的是徐家的方向?干什么干什么?这是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