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你们怎么还卷起来了?(第2页)

 秦枫微微感慨。

 若是换到七百年后,要征集打仗的,别说是二十石粮食,就算是二十吨,也有很多人家不乐意去。

 可是在这里,徭役的意识已经植入每个人心里,原本就是老百姓沉重负担的一部分,他们习惯了。

 而这原本是义务的事情,现在却得到了秦大人的亲口称赞,说他们是“为国为民”,说他们“从军有功”,还给发了最实在的粮食,足足二十石!

 怎能不感激涕零?

 好多人家甚至当场就悄悄询问心情很好的秦大人,问朝廷什么时候再募兵的话,一定要考虑一下他家,哪怕不发二十石,发十八石也行啊!

 我家十六石!

 我们十五就行!

 都是为国为民,秦大人看着给就好,咱不为了那点粮食,主要是为了从军报国!

 嚯!

 秦枫无语。

 你们怎么还卷起来了,这样不好……

 这次秋粮,收上来十八万九千石,发掉光荣粮一万三千石,还有十七万六千石。

 这十七万六千石粮食,秦枫从中拿出三万石,亲自雇了车队,押往应天府的官仓。

 是的,这三万石,才是秦枫上交给朝廷的税粮。

 按照朱元璋制定的“三十税一”的国策,淳化县按照田亩数量,应当上缴税粮一万三千石。

 但这一万三千石,是要进到指定的官仓,才算数的。

 从淳化县到应天府官仓,路途上的人吃马喂,甚至于损坏亏欠之类,都要自行承担。

 因此,原本一万三千石的粮食,秦枫就要准备接近三倍的数量。

 这还是因为应天府官仓距离淳化县很近,若是那些距离遥远的地区,这个损耗的数量,甚至可以达到十倍之巨!

 唉!很遗憾!

 秦枫押着粮食,心中有些感叹。

 后来朱棣靖难,改国都为北京,天子守国门。

 可是这样一来,也就导致了江南富庶之地,向京城官仓交粮的时候,路途甚至达到几千里,其中的损耗极为惊人。

 三十税一的国策,却架不住这种“隐性加税”。

 所以历代造反,都是远离京城的地方,正是因为那些地方的老百姓,生活最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