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技术代差(第2页)

 非要找个形容词的话,光刻芯片就是把一座庞大的城市,在纸上面画了出来,但矩阵结构的量子中央处理核心,却是在非常小的范围上面,真的修了一座庞大的城市。

 这座城市的一栋建筑物,一条街道,一棵植物,又或者一盏路灯,一条地底隧道,乃至于污水排放管道,都被完美的的复制了。

 而且。

 光刻芯片的纳米集成单元越小,则代表着越先进。

 量子中央处理核心,则是量子矩阵单元数量越多,芯片底板越大,代表技术越先进。

 如果能制造出门板大小的量子中央处理核心,一块这样的芯片,就能带动一艘庞大的宇宙飞船,让飞船所有单元运转正常。

 杨平为了制造量子中央处理核心,采用了稳定最强的氦原子,作为基础制造工艺。

 他先是提取出稳定氦气。

 再从氦气里面,单独提取原子。

 但这只是第一步。

 紧接着,就是让纳米爬虫,也就是纳米机器人,在氦原子上面用微激光,刻下信号传送线路。

 然后将这些刻好信号传送线路的氦原子,集体搬运到硅结构底层上。

 接着。

 就是有限破坏氦原子的电离子层。

 再把被破坏电子层的氦原子,像修房子砌砖一样,按照设计,一层层整齐排列起来。

 氦原子的电子层,有限被破坏之后,会自动修复。

 这时候。

 自动修复电离子层的氦原子,就会像铁原子,相互粘在一起组成铁块一样,完成量子矩阵的建造工作。

 量子中央处理核心制造好了后,既可以采用电子技术使用,也可采用量子技术使用。

 量子技术,也并不是说,一切都是量子级别的粒子在完成。

 比如量子通讯。

 量子通讯就是采用了量子,取代了电子,以达到更迅速,更高效,更便捷的通讯。

 但承载量子通讯的设备,依旧属于机械建造的零部件。

 杨平制造的量子中央处理核心,就是在为量子信号的传输,量子通讯做准备。

 看着密密麻麻的纳米爬虫,正在封闭的氦原子提取机里面,生产量子中央处理核心,杨平拿出一块已经生产好的产品,默默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