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杨宇被判死刑(第2页)

 温景安和沈凌汐静静地坐在旁听席上。宣读判决之后,杨宇摇摇晃晃地站在被告席上,眼神中带着一丝茫然与无助,下意识地向旁听席张望,她渴望能向在场的群众倾诉自己内心深处的冤屈,期望有人能相信她的清白。然而,就在这匆匆扫视的瞬间,她的目光猛地定格在了温景安和沈凌汐身上,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揪住。 

 记忆如潮水般汹涌而至,她清晰地认出,这两人正是十五年前那个漆黑夜晚,在自己下班途中直接拦住自己的人。那时,夜幕笼罩着城市,路灯散发着昏黄的光。两人神色匆匆,言辞急切地和她讲述罗金利老人的案件。然而,由于观点分歧巨大,那次交谈最终不欢而散。自那以后,罗金利的案件就如同石沉大海,毫无音讯,仿佛从未在这个世界上发生过一样。随着时光的悄然流逝,生活的琐碎渐渐将这件事掩埋在记忆的深处,就连她自己都几乎快要忘却了这段尘封的往事。 

 可如今,面对眼前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杨宇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直觉,她笃定这一切的幕后黑手就是温景安和沈凌汐。她坚信自己从未触碰过任何违法犯罪的底线,更没有犯下那些强加在她身上的可怕罪行,尤其是杀害自己丈夫和孩子这种丧心病狂的事,她绝对不可能做。想到这里,积压在心底许久的愤怒与不甘如火山喷发般彻底爆发。杨宇声嘶力竭地大喊起来:“你们到底是谁?为什么要把这些莫须有的罪名强加给我!” 喊声中充满了绝望与悲愤,回荡在法庭的每一个角落。喊完,她不顾一切地朝着温景安和沈凌汐的方向冲去,脚步踉跄却带着决绝的狠劲,仿佛只有冲到他们面前,当面质问清楚,才能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面对杨宇如此疯狂的举动,训练有素的法警们迅速上前,以强硬而专业的姿态牢牢控制住杨宇,阻止她做出这种冲动行为。杨宇拼命地挣扎着,身体扭动着,双手挥舞着,声嘶力竭地呼喊着:“你们害了我!这一切都是你们精心策划的阴谋!” 那声音仿佛来自地狱的咆哮,充满了无尽的痛苦与怨恨。 

 温景安和沈凌汐坐在旁听席上,表情冷漠,对杨宇的呼喊不为所动。 

 杨宇被法警强行按回被告席,她喘着粗气,双眼死死地盯着温景安和沈凌汐,眼神中充满了仇恨与不甘。“你们逃不掉的,真相一定会大白!”杨宇咬牙切齿地说道。此时,法庭内一片嘈杂,众人交头接耳,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议论纷纷。蓝盈莹敲响法槌,严肃地说道:“请保持法庭秩序!被告人杨宇,若你再有过激行为,将按照法庭纪律进行处理。” 

 待法庭安静下来,蓝盈莹继续说道:“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判决结果公正合法。若你有异议,可以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上诉。现在,闭庭!”随着法槌再次落下,庭审结束。随后,杨宇在法警的押送下,神情落寞地被带离法庭,迈向那通往看守所的道路。一路上,她满心不甘,思绪翻涌,心中已然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为自己讨回公道,无论前路多么艰难,都要进行上诉。 

 接下来的日子里,杨宇在看守所中,日夜思索案件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的线索。她积极联系律师,整理材料,为上诉做着充分准备。 

 终于,公元2056年4月9日,备受关注的杨宇一案迎来新的转机,由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启二审程序。时光悄然流逝,时隔一年之久,公元2057年5月18日,这一天对于杨宇而言意义非凡,二审宣判的时刻终于来临。法庭内气氛庄严肃穆,审判长李亦雯身姿挺拔地站在审判席前,神情专注而严肃,审判员屈小燕和王春兰分立两侧,同样一脸凝重。李亦雯目光扫视全场,确保所有人都已做好聆听准备,随后缓缓拿起裁定书,声音清晰有力地宣读裁定结果:“经本院全面审查与审慎合议,本案一审认定事实清晰,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准确无误,审判程序合法合规。上诉人杨宇及其辩护律师所提出的上诉理由,均缺乏事实依据与法律支撑,本院不予采纳。 

 一审庭审中,针对杨宇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故意杀人、枉法裁判以及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等多项罪行,公诉方所出示的各类证据,包括详实的财务账目、清晰的监控录像、多位证人的可靠证言等,相互印证,形成了完整且严密的证据链条,足以证明杨宇的犯罪事实确凿无疑。 

 在贪污受贿方面,大量资金流转记录明确显示杨宇利用职务便利,非法获取巨额钱财;挪用公款一事,相关文件与交易明细清晰呈现其违规操作路径;故意杀人案中,现场勘查报告、尸检结果以及关键物证等,均直接指向杨宇的犯罪行为。关于枉法裁判罪,有充足证据证实杨宇在审判工作中,多次违背司法公正与职业道德准则,收受贿赂或基于不正当目的,对案件做出不公正裁决,严重损害了当事人合法权益,破坏了司法公信力。而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也有众多关联事件及相关人员的指认作为有力佐证。 

 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驳回杨宇的上诉请求,维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本裁定为终审裁定。” 

 听到这一结果,杨宇彻底瘫倒在被告席上,眼神中最后的一丝光亮也熄灭了,整个人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她嘴唇颤抖,却再也发不出任何声音,只有无声的泪水不停地流淌。 

 旁听席上,有的人轻轻摇头,为杨宇的堕落感到惋惜;有的人则表情严肃,认为这是她罪有应得。温景安和沈凌汐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之色,他们觉得自己的计划终于成功了。 

 杨宇被法警再次带离法庭,送往看守所等待最终的刑罚执行。一路上,她脑海中不断回荡着过往的种种,那些曾经的荣耀与梦想,如今都化为了泡影。 

 回到看守所后,几名面容冷峻的女警早已在此严阵以待。她们眼神中透着职业的冷静与果断,手中紧握着专为死刑犯准备的手铐和脚镣。这些特制的刑具,金属质地厚重且冰冷,在微弱的灯光下散发着森然的寒光,仿佛无声地诉说着法律的严酷。 

 女警们走到杨宇身前,其中一位女警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地说道:“杨宇,鉴于你的判决结果,现在需要给你戴上相应械具。” 杨宇眼神空洞,面如死灰,身体微微颤抖着,像是一片在寒风中摇摇欲坠的枯叶。 

 当那沉重冰冷的手铐紧紧锁住她的手腕,脚镣也重重套在脚踝上时,杨宇忍不住发出一声低低的呜咽。那金属与皮肤接触的瞬间,寒意迅速蔓延至全身,她下意识地挣扎了一下,却只是徒劳。特制的手铐脚镣不仅重量远超普通械具,而且设计精密,让她毫无挣脱的可能。 

 杨宇望着这束缚自己的刑具,泪水再次决堤。曾经,她作为法官,坐在庄严的法庭上,审视着罪犯,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沦为阶下囚,戴上这象征着罪恶与终结的枷锁。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杨宇低声呢喃,声音中充满了无尽的悲怆。她想起自己曾经意气风发,怀揣着对法律的敬畏和对公正的追求踏入司法行业,一路拼搏奋斗,却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这可怕的阴谋陷阱。 

 她满心恨意,恨意如汹涌的潮水般在心底翻涌,矛头直指温景安和沈凌汐。是他们,将她原本光明的人生拖入了这万劫不复的深渊。可是,此刻即便恨意滔天又能如何?一切都已无法挽回,再多的怨恨也不过是徒增痛苦罢了。她深知,自己已无力回天,只能任由女警押解,走向最终的结局。 

 在女警们的押送下,戴着沉重手铐脚镣的杨宇,每迈出一步都无比艰难。脚镣拖在地面上,发出“哗啦哗啦”的刺耳声响,仿佛是命运敲响的丧钟。她就这样蹒跚着,被一步步带往那间属于她的狭小牢房。 

 那牢房,宛如一座无形的坟墓,正静静等待着将她吞噬。终于,杨宇被推进了那间狭小逼仄的牢房。门“哐当”一声关上,仿佛将她与整个世界隔绝开来。她缓缓走到角落,整个人蜷缩在那里,如同一只受伤后惊恐的小动物。周围的黑暗如同一头狰狞的巨兽,张牙舞爪地向她扑来,似乎要将她彻底淹没、吞噬。此时此刻,她的内心被绝望和无助填满,如同置身于一片茫茫的黑暗海洋,找不到任何方向,只能静静地等待着生命的倒计时一点点归零,默默地迎接那最终审判的到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夜幕降临,看守所的灯光昏黄而黯淡。杨宇躺在简陋的床上,手铐脚镣的重量压得她喘不过气来,每一次翻身都伴随着金属的摩擦声。她望着天花板,心中不断思索着: 难道自己真的就要这样不明不白地含冤死去吗?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如野草一般疯狂生长,占据了她脑海中的每一处角落。 

 然而,四周一片死寂,没有任何人能够回应她内心深处的呐喊与质问。在这狭小封闭的空间里,杨宇根本无法入睡。她只能无奈地凝视着戴在自己身上那冰冷的脚镣和手铐,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过去。 

 曾经,她作为高高在上的法官,坐在法庭那庄严肃穆的审判席上,身披法袍,手持法槌,义正言辞地宣读着对罪犯的判决。那时的她,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自信,看着罪犯们被执法人员押解下去,心中充盈着对法律正义得以伸张的满满笃定。她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竟会处在与曾经截然不同的位置,亲身体验这份被囚禁的绝望与无助。 

 那些被她判处死刑的罪犯,在看守所中的日日夜夜,想必也是这般被这冰冷沉重的金属束缚着吧。曾经的她,对此毫无切身体会,只觉得那是他们应得的惩罚。可如今,当这冰冷的手铐脚镣真切地戴在自己身上,她才深刻地感受到,这哪里仅仅是一副刑具,分明是恶魔伸出的利爪,毫不留情地紧紧钳制着她的身体和灵魂,让她备受煎熬。 

 在这寂静得让人恐惧的夜晚,杨宇的心被无尽的思绪充斥着。她满心疑惑,那些即将奔赴生命终点的死刑犯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内心究竟是怎样的波澜起伏?他们是否也像自己一样,心中被不甘与愤恨填满,对命运的捉弄发出愤怒的咆哮?是否也曾在这昏黄灯光下,望着同样冰冷的墙壁,质问命运的不公?杨宇第一次对自己曾经的判决产生了不一样的思考。 

 她想起其中一个年轻的罪犯,在法庭上泪流满面地诉说着自己的无奈与悔恨,苦苦哀求她能从轻发落,可那时的她,只看到了犯罪事实,毫不犹豫地给出了死刑判决。如今,自己深陷囹圄,才似乎明白了那种对生的渴望和对死亡的恐惧。 

 “难道这就是报应吗?”杨宇喃喃自语,声音在寂静的牢房里回荡,带着无尽的凄凉。她闭上眼睛,试图逃避这残酷的现实,可脑海中却不断闪过温景安和沈凌汐冷漠的面容,以及法庭上那些对她指指点点的人群。 

 突然,一阵尖锐的争吵声从隔壁牢房传来,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杨宇被这声音惊得睁开眼睛,竖起耳朵听着。原来是两个犯人因为一点小事起了争执,互相辱骂着,言语间充满了戾气和绝望。 

 听着他们的争吵,杨宇心中一阵悲凉。在这里,每个人都被绝望笼罩,都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挣扎着,无论是曾经的好人还是坏人,此刻都一样被命运扼住了咽喉。 

 “如果我当初能多一些慈悲,多一些谨慎,是不是就不会走到这一步?那些被我判死刑的人,他们的家人又该有多痛苦……”杨宇越想越难过,泪水浸湿了她的脸庞。 

 公元2057年12月15日,这注定是个让杨宇命运定格的日子。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叶芯神色凝重地签发了执行死刑命令,核准对被告人杨宇的死刑判决。那份裁定书中,每一个字都如重锤般敲击着杨宇的内心:“经复核,本案第一审判决、第二审裁定认定被告人杨宇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故意杀人、枉法裁判以及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故核准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杨宇的死刑判决。” 

 当看守所民警将这个消息告知她时,杨宇只觉眼前一黑,差点昏厥过去。她的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嘴唇哆嗦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怎么会……怎么会真的到这一步……”杨宇终于挤出了几个字,声音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她的脑海中一片混乱,无数画面交织在一起,有自己曾经辉煌的过往,也有被诬陷后的痛苦挣扎,还有此刻面对死亡的恐惧。 

 看守所里的气氛愈发压抑,其他犯人得知杨宇即将被执行死刑的消息,也都安静了下来。偶尔有几声叹息,在这寂静的空间里显得格外突兀。杨宇静静地坐在床边,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仿佛灵魂已经脱离了躯体。 

 距离执行死刑的日子越来越近,杨宇却出奇地平静了下来。她开始回忆自己的一生,那些曾经被她忽视的细节,此刻都变得无比清晰。她想起小时候父母对自己的殷切期望,想起在学校里努力学习的时光,那时的她怀揣着梦想,立志要成为一名维护正义的法官。 

 “我明明是想做好事,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杨宇低声说着,泪水不由自主地滑落下来。她知道,一切都无法挽回了,但她不甘心就这样带着冤屈死去。 

 杨宇清楚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便向看守所女警请求提供纸笔写遗书。女警理解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忍,很快为她拿来了纸笔。 

 杨宇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申诉,详细地阐述了自己被诬陷的经过,希望有一天真相能够大白于天下。 

 终于,12月17日来临了。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签发的执行死刑命令对杨宇执行死刑。临刑之前,看守所依照惯例,安排杨宇与自己的家人进行最后一次会面。 

 会见室的门缓缓打开,亲人们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的那一刻,杨宇内心深处那道一直努力坚守的防线瞬间崩塌。压抑已久的情感如决堤的洪水般喷涌而出,她再也无法抑制,放声痛哭起来。哭声中,有对生命的不舍,有对冤屈的悲愤,更有对亲人深深的眷恋。家人们也是泪流满面,他们安慰着杨宇,告诉她无论如何都会相信她是被冤枉的。 

 “爸,妈,对不起,是我不孝……”杨宇哽咽着说道。她看着年迈的父母,心中满是愧疚。曾经,她是父母的骄傲,如今却让他们白发人送黑发人。 

 短暂的会见结束后,杨宇被押上了刑车。上车瞬间,杨宇深吸一口气,望向天空,心中默默念道:“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要做一个真正守护正义的人……”随着刑车缓缓启动,一段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生,就此走向了终点,只留下无尽的谜团和遗憾,在空气中弥漫。 

 很快,刑车抵达刑场。就在杨宇即将接受死刑执行的关键时刻,温景安和沈凌汐匆匆赶到她身旁。温景安面色阴沉,目光冷漠地盯着杨宇,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质问:“现在,你可知道自己错了?” 

 杨宇眼中满是悲愤与不甘,盯着温景安嘶哑着声音说道:“我没有错,我到死都不会认为自己做错。你们用如此卑劣的手段陷害我,这才是真正的罪恶。” 

 沈凌汐微微向前一步,目光中满是审视与谴责,冷冷开口道:“这十七年来,你手上沾染的人命,你以为自己真的能数得清吗?还记得你在环保庭审判罗金利一案吗?就因为你的判决,罗金利老人一家的生活支离破碎,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若不是我们设法干预,他们一家人的命运恐怕早已彻底沉沦。像罗金利这样的例子,简直多如繁星,数不胜数。还有你担任执行法官期间,为了所谓的债务执行,不择手段地逼迫债务人。多少人在你的逼迫下,走投无路,选择跳楼、跳河结束自己的生命;又有多少家庭因此妻离子散,原本温馨美满的家园变得支离破碎,家破人亡。在刑庭审判犯人时,你一味地依照那些冰冷的法条,丝毫不考虑人性与情理,对那些本不该判死刑的人也绝不留情,生生剥夺了他们重新开始的机会,又让多少家庭因此陷入无尽的悲痛之中,从此家不成家。在民庭时,那个叫王斌余的可怜人,被黑心老板恶意拖欠工资,走投无路之下向法院寻求帮助,满怀希望地将最后的救命稻草寄托在你身上。可你呢?仅仅因为证据不足,就轻易驳回了他的请求。那可是他最后的希望啊!最终,他绝望地从高楼纵身跃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还有那户淳朴的农家,辛苦耕种的田地被恶霸强行霸占,他们含着泪来到法院,满心期待你能主持公道。然而,你依旧以证据不足为由,无情地驳回了他们的申诉。这无疑是将他们推向了绝境,最终一家人走投无路,只能选择自杀来结束这无尽的痛苦。再有那个可怜的打工人,因工作致残,本就失去了生活的依靠,满心指望通过法律途径向公司索赔,获得一丝生存的希望。可你却以法律不支持为由,判他败诉。这最后的希望破灭后,他觉得生活再无盼头,只能绝望地从高楼上跳下,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诸如此类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难道还需要我继续细数下去吗?你所作所为,简直罄竹难书,罪大恶极!在这人世间,你凭借着所谓合法的外衣,逃脱了应有的惩处。但今天,我们绝不会再让你逍遥法外,今日,就是你偿还一切罪孽的死期!” 

 杨宇听着沈凌汐的长篇指责,眼中悲愤未减,却多了几分迷茫与思索。待沈凌汐说完,她缓缓开口:“你们所说之事,看似件件确凿,可其中内情你们真的了解透彻吗?审判罗金利,我是依禁渔法规而行,若开此特例,湘江生态谁来守护?生态失衡,影响的又何止是一家一户?” 

 “至于执行催债,那是债权人合法权益的伸张,法律赋予他们追讨欠款的权利,我只是依法行事。难道因为债务人的逃避,就要让债权人血本无归?那些选择极端方式的人,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因素,怎能全怪在我头上?” 

 “刑庭审判,每一条罪名皆有证据支撑,法律的威严不容亵渎。若随意轻纵罪犯,受害者的冤屈又该何处申诉?公平正义又何在?” 

 “王斌余案,证据不足是既定事实,法律审判讲究的是证据链完整。没有足够证据,我如何能支持他的诉求?驳回申诉并非我本意,可法律程序必须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