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妻二十八袤一
第1404章 凡事留一线(第2页)
世界各国,对120毫米迫击炮长期态度微妙。
这里有一个数据:在二战前期,各国步兵团的支援火力还是以步兵炮、野炮、山炮,尤其是75毫米野战炮居多。那时候,除了北极熊,几乎没人重视120毫米迫击炮。
但随着二战开打,在战场上,120毫米迫击炮成为各国军队团级火炮的主要装备。其中的原因就是,120毫米迫击炮作为团级火炮,不管是在射程、弹道还是威力上都远超各种步兵炮,所以迅速横扫东西方军队,成为团级火炮的不二之选。
说起来,这种120毫米迫击炮的优点很多:
结构简单可靠、训练难度不高、炮弹弹壳薄装药足、威力大、射程远而且是曲射弹道,实用性非常高,是实战的利器,可以取缔各种火炮,这样的武器,大家怎么可能不喜欢呢?
不过,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种型号的迫击炮的重量,又是个很让各国军队头痛。因为120毫米迫击炮战斗状态全重一般都在二百千克以上,人根本就扛不动,一般都需要配一个轮式架子然后用车拉,结果加上架子全重能逼近三百千克。同时炮弹重量也很大,一发炮弹十几千克,这样单纯的步兵能携带的弹药就十分有限,而且还是需要车拉。
这样的结果就是,120毫米迫击炮组无论如何都要配卡车,用来拉炮和炮弹。
想想也是,卡车本身就是一个大物件,没有公路很难正常行走,这也抑制了军队行动——战争不可能只在有公路的地方发生,很多时候,是在山区。
而华夏很好解决了这个难题——新一代轻型120毫米迫击炮选择的机动方案十分特别——其载具是一款三轴双排版的越野皮卡。不过传统越野皮卡,后部是车斗结构,而该迫击炮专用车进行了重新设计,其内部结构可以融合新一代超轻型120毫米大口径迫击炮分解后的所有部件,而外面则用篷布遮挡住。
在打开篷布后,像是炮架的部分就在车体右侧,而身管部分因为体积较大则是放在车的尾部。同时该皮卡车后部还可以容纳大量迫击炮弹药以及其他相关零组件,下车组装后即可马上进入发射状态。
这里有一个数据:在二战前期,各国步兵团的支援火力还是以步兵炮、野炮、山炮,尤其是75毫米野战炮居多。那时候,除了北极熊,几乎没人重视120毫米迫击炮。
但随着二战开打,在战场上,120毫米迫击炮成为各国军队团级火炮的主要装备。其中的原因就是,120毫米迫击炮作为团级火炮,不管是在射程、弹道还是威力上都远超各种步兵炮,所以迅速横扫东西方军队,成为团级火炮的不二之选。
说起来,这种120毫米迫击炮的优点很多:
结构简单可靠、训练难度不高、炮弹弹壳薄装药足、威力大、射程远而且是曲射弹道,实用性非常高,是实战的利器,可以取缔各种火炮,这样的武器,大家怎么可能不喜欢呢?
不过,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种型号的迫击炮的重量,又是个很让各国军队头痛。因为120毫米迫击炮战斗状态全重一般都在二百千克以上,人根本就扛不动,一般都需要配一个轮式架子然后用车拉,结果加上架子全重能逼近三百千克。同时炮弹重量也很大,一发炮弹十几千克,这样单纯的步兵能携带的弹药就十分有限,而且还是需要车拉。
这样的结果就是,120毫米迫击炮组无论如何都要配卡车,用来拉炮和炮弹。
想想也是,卡车本身就是一个大物件,没有公路很难正常行走,这也抑制了军队行动——战争不可能只在有公路的地方发生,很多时候,是在山区。
而华夏很好解决了这个难题——新一代轻型120毫米迫击炮选择的机动方案十分特别——其载具是一款三轴双排版的越野皮卡。不过传统越野皮卡,后部是车斗结构,而该迫击炮专用车进行了重新设计,其内部结构可以融合新一代超轻型120毫米大口径迫击炮分解后的所有部件,而外面则用篷布遮挡住。
在打开篷布后,像是炮架的部分就在车体右侧,而身管部分因为体积较大则是放在车的尾部。同时该皮卡车后部还可以容纳大量迫击炮弹药以及其他相关零组件,下车组装后即可马上进入发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