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她捧走了一把乡土(第2页)

王教头又问:“百户大人,我们去哪里?”

唐云早已在心中思考过这个问题,她道:“南方已经不安全了,我们朝北方走。”

王教头一怔:“北方?去北方哪里?”

“忻州。”

黄巧忍不住开口:“主……百户大人,忻州正在闹饥荒。”

她就是忻州人,最是知道忻州的饥荒有多严重,若不是实在活不下去了,谁原意背井离乡?

王教头皱眉:“百户大人,此事不妥,忻州如今局势混乱,饿殍无数,大量流民南迁,所有人都避之不及,我们怎么还要往那里去?”

唐云问:“你也觉得这个想法违背常理?”

王教头再次一怔。

唐云笑了笑:“追捕围剿我们的人也这样想,如此,忻州混乱的局势,对我们来说,反而是一种保护。”

混乱好啊,混乱才好浑水摸鱼。

王教头沉思片刻:“那粮食的问题怎么办?”

“我们还有多少粮食?”“约莫还有150石。”

一石粮食约120斤,150石就是斤,一人一天两斤粮,大概能吃两个月。

唐云点头:“这些粮足够转移到忻州了,至于抵达忻州后的粮食缺口我来解决。”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这些私兵的良好素质了——忠诚。

王教头没有质疑“林百户”的话,也没有说底下的士兵会恐慌、抵抗,而是直接点头道好。

这是一群已经培养得较为成熟,令行禁止的军队,唐云发现这群私兵的时候,已经对其垂涎三尺。

更何况,端王与这些私兵是单线联系,也就是说,这一百多个兵只知道她们的领头是林百户,不知道端王。

这种联系方式保密性极强,若中间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端王可以轻易脱身,不留下把柄。

但这,也给了唐云可趁之机。

她取出一百多张身份文牒递给王教头,嘱咐道:“把这些发下去,所有人分成十个小队,分批转移。”

“属下遵命。”

王教头接过身份文牒,表情没有一丝波动,看起来她知道这些身份文牒的存在。

她又看向唐云身后的黄巧和吉祥:“百户大人,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