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再赴京城(第3页)

 黄保国考虑了一下,最后还是答应了。他到屋里翻寻了好一会儿,找出那本泛黄的刑事判决书,把它交给了赵树亭。

 赵树亭复印到判决书后,立即给了张焕英。

 这是张焕枝第一次见到儿子的判决书。看着那些白底上的黑字,她的心情很复杂——当年就是这个薄薄的本子,宣判了自己儿子悲剧的命运;如今要给儿子平反,还得靠它才行。

 心里对它爱恨交加,用一个袋子小心翼翼地将它装了起来。

 几天后,她拿着复印的判决书,又坐车来到了京城。

 她来到最高人民法院接访办公室,找到当初对接的那个工作人员。

 那人看见她,一眼就认出来了,正要问她来干什么,张焕英激动地对她说:“同志,我拿到判决书啦!”将一个袋子递给了她,里面除了判决书外,还有一份当年的刑事申诉书。

 工作人员打开看了看,见资料都是真实的,不好再推脱,就受理了她的申诉,登记了相关信息后,让她回去等待处理结果。

 张焕英问:“多久能有结果呢?”

 “一般三个月内。”

 张焕英心想倒也不是太久,谢过她,就回去了。

 她把情况告诉了老伴和律师赵树亭,从此开始了焦急的等待。

 一个月过去了,不见回音。

 两个月过去了,也没有音信。

 三个月到了,期待中的好消息也一直没有来。

 张焕英失望而愤怒,暗想莫非自己又被忽悠了吗?这可是最高人民法院,说话也这么不讲信用吗?她搞不明白。

 一天上午,张焕英正在院子里洗衣服,一个邮递员骑着摩托车进了院子。

 “张焕英在吗?”他问。

 “我就是。”

 “有你一封信。”邮递员边说边把一个信封递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