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追凶十年,终还冤死者清白明清野史
第198章 神探缉凶(十六)(第3页)
为了能保住羊群,守护住这维系生活的一丝希望,羊倌、马倌们被逼无奈,纷纷踏上了练习当地人称作“码踪”,也就是“追踪”本事的艰难道路。
一旦猪羊或大型牲畜丢失、被抢,他们没有丝毫犹豫,不顾前方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哪怕要穿越荆棘丛生的山林,趟过冰冷刺骨的河流,也毅然决然地冒着生命危险,弯下腰,瞪大双眼,仔细循着牲畜留下的蹄印去寻找。
他们深知,只有找回牲畜,才能让家人免受饥饿,让生活勉强维持下去。
年幼的马玉林,身处这艰难困苦的放牧生活中,出于对羊群安危的深切担忧,同时也为了驱散那如影随形、令人窒息的寂寞,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苦练“码踪”的道路。
他小小的脑袋里十分清楚,在这穷乡僻壤,要是羊丢了,地主的打骂和沉重赔偿是逃不掉的,而唯一能化解危机的办法,便是顺着羊蹄印去寻觅。那一群羊,少说也有几十只,要在其中精准无误地识别每一只,谈何容易。
除了依据羊的大小、肥瘦、毛色这些相对明显的特征,或者某些羊身上因伤病落下的残缺印记外,最可靠、最精准的办法,便是辨认羊独特的蹄印和走路时的步法特征。
马玉林,尽管一天书都未曾念过,可他骨子里就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善于观察周遭的一切,脑袋瓜还特别爱琢磨事儿,更难得的是,他肯为了掌握这门本事下苦功夫。
白天,炽热的太阳高悬在头顶,像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地面被晒得滚烫,一脚踩上去,鞋底都仿佛要被融化。马玉林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一边驱赶着羊群,一边全神贯注地仔细观察每一只羊的蹄印和走路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