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追凶十年,终还冤死者清白明清野史
第160章 追击东北悍匪(八十三)(第3页)
这句话瞬间让会议室陷入一片死寂,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许久,刘也压低声音,缓缓说道:“狱警。”
周年山微微点头,肯定道:“没错,我们团队也推断,凶手的下一个目标很可能是狱警。”
刘也、张福田和董超听闻此言,心中不禁一紧。这是首次有人对凶手的下一个目标做出明确推断。倘若凶手的目标真的是狱警,当务之急,必须在全县范围内加强对狱警住所周边的布控。只要安排得当,便有可能在凶手作案时将其一举擒获。
在侦破连环杀手案件的过程中,蹲点守候向来是行之有效的手段。连环杀手作案往往有着固定的目标选择和行动轨迹,只要能精准把握这些规律,成功破案的概率便会大幅提升。
随后,众人围绕案件展开了更深入的讨论。然而,讨论越深入,大家越清晰地意识到,目前掌握的证据少得可怜。除了现场遗留的几枚指纹,几乎没有其他可靠线索,这无疑给案件侦破增添了巨大的难度。
周年山眉头紧皱,神色凝重地说道:“凶手仇警意图如此明显,可我们却始终找不到与之相关的人员,这实在不符合常理。”
张新枫双手抱胸,沉思片刻后说道:“或许存在一些极为隐秘的关系,外人根本无从得知。比如说,凶手可能是某个警察的私生子。凶手的生母被迫嫁给他人,生下的孩子因犯罪被处决。
孩子的养父对此无动于衷,但其亲生父亲却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将仇恨发泄在公安政法干警身上。但这种私密关系,除非当事人主动坦白,否则我们很难获取相关信息。”
张新枫的这番假设,虽然为案件侦破拓宽了思路,却也让凶手身份的可能性变得更加复杂,给后续的排查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