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追击东北悍匪(七十一)(第2页)

 第二个情况是,有几位农民在好奇地观看公安局勘查现场时,他们的眼睛格外敏锐。在现场北40米的公路两侧,他们意外地拾到了3枚步枪子弹壳。

 这3枚子弹壳静静地躺在那里,却仿佛是打开案件真相大门的关键钥匙。这两个情况的出现,对于确定整个案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们就像是拼图中的两块关键碎片,一旦与其他线索拼凑在一起,很可能就能还原出案件的全貌。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五常县局在发现这两个重要情况后,并没有及时向上级公安机关报告。也许是因为工作的疏忽,也许是因为对案件的复杂性认识不足,他们错过了最佳的报告时机。

 直到7月30日,也就是发现重要情况后的一段时间,才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松花江公安局。

 松花江公安局在接到报告后,深知这起案件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他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立即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省厅。

 同时,为了能够尽快从这3枚子弹壳上找到案件的突破口,他们迅速将弹壳送到了省厅痕检工程师崔道植的手里。

 崔道植在痕检领域可是赫赫有名的专家,大家都期待着他能够从这小小的子弹壳上发现关键的线索,为这起扑朔迷离的案件带来一丝曙光。

 在那庄严肃穆且弥漫着紧张气息的检验室内,灯光惨白而明亮,仪器设备闪烁着冰冷的光芒。一群技术人员正围绕着那几枚至关重要的弹壳,进行着细致入微、反复多次的检验工作。

 每一个步骤都严谨有序,每一次的数据比对都凝聚着他们的专注与专业。

 崔道植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紧紧地锁定在那些弹壳上,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笃定和敏锐。他的眉头时而微微皱起,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时而又轻轻舒展,仿佛已经捕捉到了关键的线索。当所有的检验结果都呈现在他面前时,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迟疑,果断且斩钉截铁地说道:“送检的这几枚弹壳,就是‘二张’在王杨火车站枪杀民警时所使用的‘六三’式全自动步枪击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