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武夫佩奇粉嘟嘟

第946章 太傅大恩,必然不负(第3页)

  “是啊,能在狄太傅麾下当兵,实在是我等此生之幸事!便是为了这份大恩,我等也当身先士卒、百死以报!末将也知道苗相公担忧什么,新军难用,但有我等,必不教相公失望,更不敢辜负太傅之恩!”

  “便是死也罢了,家中屋舍已然有余,闲田也有不少,家中兄弟还有两人,末将去岁也得了两子,此番攻城,太傅之恩,必然不负!”

  苗继宣听得众多军将之语,便也心中感动不已,他其实多少是没有想到的,知恩图报这种事,不少,但其实在苗继宣这种读书人的视野里,也并不那么多……

  反倒是这些粗俗的丘八军汉,是真有士为知己者死的简单……

  你说……人,是见识多了好呢?还是见识不那么多好呢?

  这种哲学问题,也就是苗继宣这种读书人才会去考虑……

  也回到一个孔老夫子的老哲学里,也有那么一句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里面有一种“愚民”的思想,是在告诉掌权之人,要让百姓保持一定的“愚蠢”。

  这话,是真有其具体的现实意义的,符合那个时代的具体现实意义。懂得多,知道得多,想得多,也就分歧多,自私自利多,这就是很大一部分读书人的形象……

  懂得少,知道得少,想得少,反而情感上单纯,人生观简单,世界观也简单,但凡得到了这种人的认可,这种人就真的愿意为你付出一切……

  在这个时代,这个道理,某种层面而言,是对的。

  当然,一切都在进步,后来出现的一种东西,可以说是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理想,这也可以团结那些懂得多、想得多、知道得多的人!这种东西,也可以用来团结所有人。

  孔老夫子的那句话,也就慢慢不那么符合时代了……

  最怕的,反而是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半知不知、自以为知的人。

  苗继宣今天很受震撼,这些人开口闭口,就是太傅大恩,倒是把激励军心这件工作变得简单了许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