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武夫佩奇粉嘟嘟

第618章 好,好仲针,好学生(第2页)

  赵仲针进得门内,再拜:“学生来迟,老师久等……”

  “落座,今日……第二课,你随我到政事堂去……”狄咏说着,其实也是偷懒,怎么偷懒呢?

  章惇、蔡确两个秘书没到,先找个临时秘书。

  “听老师安排!”赵仲针一直轻微躬身,并未真正站直。

  狄咏起身:“出发……”

  班房之内,来来去去无数人,没有任何人能忍得住不往狄咏的班房内看几眼,门内有皇长子,十有八九就是未来的太子,未来的天子。

  如赵曙这般,其实挺好,既是嫡子又是长子,还挺优秀。这不知能羡煞多少高门大户。

  一张大条案,狄咏坐正,赵仲针坐侧,公文都由赵仲针先看,看完与狄咏说,也会请教问题。

  赵仲针是真有问题:“老师,洛阳府,天下富庶之地也,人丁一百余万,田亩之广更是数不胜数,皆是肥沃之地,膏腴所在,缘何赋税不过十几万贯之数?”

  狄咏随口在答:“洛阳府,世家大族之地,更是朝廷官员致仕之后聚集之地……”

  狄咏没有明说,道理简单,洛阳不仅古往今来出世家门阀,而今更是许多朝廷官员退休的养老之地,当然也就是文风鼎盛之地,也就是说那里的田地,多在这些有钱有地位的人手中。

  大宋朝,赋税,主要还是来自土地,也就是农业税。

  洛阳府虽然平原广大,皆是田亩,还靠着河流,出产极高,但税收不高,道理就在其中了。

  赵仲针却想得许久,没搞清楚其中缘由,又问:“老师之意是?”

  “税由何人收?”狄咏问道。

  “那自然官府收!”

  “非也,官府是谁?税由人收,具体收税之人,也非官也,当地官员却也不敢如何去收,终究是差吏收税,缴税的是何人啊?官也!差吏找官收税,如何收?”狄咏言简意赅。

  听得赵仲针恍然大悟,却问了一句幼稚话语:“越是官,那就越该为国缴税,岂能越缴越少?”

  “哈哈……”狄咏不答,也不用答。

  赵仲针是在发泄不满的情绪,又道:“此非良策!”

  “你可有良策?”狄咏问道。

  赵仲针忽然站起,手一抬,倒显得几分豪气干云,大手一挥:“丈量田亩,定有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