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武夫佩奇粉嘟嘟

第527章 天朝上国(第2页)

  一句话,既不划清界限,也划了一下界限。如果李谅祚要做什么违背党项利益的事,那李谅祚就是投敌,就是大宋的河西郡王了,不是党项的皇帝。

  如果李谅祚没有什么投敌之举,这句话也没错,李谅祚表面上,那就是大宋的河西郡王。

  球被踢到了李谅祚身上,大庭广众之下,众目睽睽之下,他该是谁?

  李谅祚一时之间都有些错乱了,他该是谁呢?

  狄咏给李谅祚一个答案:“贤王乃党项之主也,米擒真野乃党项之臣,臣子见主君,岂可不来迎?”

  这话可不僭越,臣子这个词,并非只对皇帝才有,有国臣,有家臣,有王臣。

  城头上的米擒真野为难了,他本就为难!一直为难。

  大战略大层面,从来都不是什么小把戏小阴谋的事,狄咏这一套,不是阴谋,而是阳谋,大开大合,谁都看得懂,谁都知道问题在哪里,但你就是没有破局之法。

  或者说,随便你怎么破局,你都得亏,狄咏稳赚不赔。

  李谅祚听得狄咏之语,还面带感激看着狄咏,身份定位很重要,身份定位是一个人的内心自信。

  米擒真野也不是好相与的,与狄咏回话:“若是国主归来,那自是开门相迎,若是有外贼想趁火打劫,那定然以家国安危为重。社稷之重,君主次之!”

  这话说得好,左右一圈党项人,一个个都感觉心中一松,好似找到了一个心里安慰的点。

  千万不要以为这嘴炮打来打去没有意义。

  道理,在很多时候,很重要。

  一个人,在占理的时候去做一件事,与不占理的时候去做,心态完全不一样。

  而战争,就是最关乎心态的一件事。

  米擒真野不论多么为难,他都得把这嘴炮打下去,这嘴炮,代表了军心。

  狄咏也得接着打嘴炮,这嘴炮是敌人的军心。

  但狄咏得主动出击了,他不可能真的把刀架在李谅祚的脖子上,威胁党项人开城门。这么做,太傻,也不会成功,反倒会激励党项愤慨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