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武夫佩奇粉嘟嘟

第493章 舅舅与叔叔(第2页)

  雄州与辽国之间,隔着一条河,叫作拒马河,也称作巨马河。宋这边的河岸上,种满了荆棘,各种带着刺的植物,层层叠叠种了几十年,这也算是宋人自己种出来的“燕山山脉”……

  雄州知州赵滋,陪着狄咏站在城头之上,远眺北方燕云。此次出使,赵滋是狄咏的副使,他是河北河东沿线,唯一手下还有几个强兵的知州,武人出身的知州。

  狄咏问着:“雄州一年能交割多少财货?”

  雄州是辽宋榷场,双方交易之地,狄咏问的是两国的交易额,进出口数目。

  “一年约莫在一千多万贯……”赵滋答着,这也是海关收税的依据。

  狄咏对这个数据有些惊讶,着实不少。而且,宋辽并非只有一处榷场,而是有四处,还有霸州,安肃军、广信军,都是边境这一条线,雄州为最热闹。

  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宋是妥妥的出口大于进口,宋的货物精美价值高,辽的物产远远比不上宋,宋想要马,辽人不会卖,不然分分钟辽人就是贸易顺差了。辽人要粮铁,宋人也不会卖。

  这般交易数据,其实还不包括走私,走私也不是小数目。甚至也会有辽人冒着砍头的风险走私马匹到宋来,利润在百分之一百以上,只是数目不会太多。反过来自然也有宋人走私铁器之类的去辽国。

  刘几与梁彦昌也赶到了雄州,与狄咏汇报一下各地整军之事。

  狄咏听得也只是摇头,不堪用就是不堪用,怎么整军也是不堪用,这是病入了骨髓,只待京畿禁军移民结束,就得把河东河北的禁军给换一次血。https://

  听完汇报,狄咏又问赵滋:“赵知州麾下,有多少可用之兵?”

  赵滋微微沉默一下,说了个实话:“下官麾下,人马倒是有七八千号,可用堪用者,许只有三千人。”

  “三千不少了……”狄咏并未有什么责备,赵滋与他爹狄青,那也是老相识老战友,也算是同在韩琦门下。

  你要说韩琦一定好事也没做,倒也不至于,把赵滋一个功勋武夫弄到雄州来当知州,韩琦这也算为国家做了点好事。

  刘几与梁彦昌,也该归京了……

  狄咏要带着副使赵滋,过巨马河,去燕京(北京),也是辽人的南京,也叫析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