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武夫佩奇粉嘟嘟

第432章 政坛常青(第2页)

  这就等于白赚了一个手续费。

  甚至将来,朝廷的钱也可以不必真金白银给出去,就当一个数字存在钱庄,因为朝廷的钱也是要花出去的,还是分成各种小金额花出去的。

  也就是说,比如朝廷账面有几百万贯在钱庄,划十万贯给河东某州府救灾,账册上交割即可,河东的转运使衙门直接在河东钱庄取钱就是。也不必从京城里押运过去,也不用给那么多现钱给朝廷。

  钱庄押运,只在于大账面上的管控,哪里分店缺钱了,就往哪里运一点。这手续费可就赚翻了。

  若是大商户,乃至百姓,都信任钱庄了,都把一部分钱存入钱庄。那钱这个东西,就都成了钱庄的一个账目来去……

  这就是狄咏的最终目的。若是能到达这一步,发行纸币的时机就彻底成熟了。

  其实纸币,就是这个账目的进化形态。连记名这件事都省略了,不记名存折,就是纸币。

  所以,狄咏需要努力说服王安石。

  王安石闻言,其实也在思考,思考了一会,说道:“子道这办法,自是极好,你一说,我也心动非常,但这事,非我一个度支判官可以决定,还得回去禀报三司相公张方平……”

  如今的三司使是张方平,这家伙,狄咏不太熟。

  “好,有劳介甫兄回去禀报商议,也是小事,后续还有许多钱要从西北运到京城,便是走钱庄的话,连点数这件事都给三司省了,八百多万贯钱,一分不差点出来,那也麻烦得紧……”狄咏加一点说服力。

  “那是那是,若是张相公应允了,那可不知省了我多少事,也能省了三司不少花费,子道放心,此事应当问题不大,本也是小事而已,张相公兴许也不一定当回事……终究是我来操办的……”王安石点着头。

  这话王安石也没说错,这种具体事务,还真就是王安石操办的,他只需要三司使张方平点个头罢了。

  说到新任三司使张方平,说巧也巧,他这个新三司使,正在见新宰相韩琦。

  张方平也是老人了,昔日里,西夏战事,他虽未在边关,却也是京城皇帝身边比较重要的谋士之一,之所以说他比较重要,不是当时他官职高,而是他肯去谋,没事就在皇帝面前发表对于战事的看法……

  那年月,他也年轻,皇帝也年轻,当时的皇帝,自是锐意进取,情感上也喜欢朝堂上的年轻人……

  而今,也都老了。

  政事堂里,韩琦与张方平,显然也是老相识了,两人寒暄几番。

  张方平落座在下手,又闲聊三五,回忆一下往昔岁月。

  然后才谈正事,韩琦开口:“招你来,有一事商议……”

  “相公自是开口吩咐,下官照办既是……”张方平答着,两人虽然官职上其实差不了多少,都是朝堂最高层,但张方平的态度上,却很恭敬。

  韩琦也不多说,直接又道:“西北得了诺大的疆土,其中田亩,财物……也就是说那些战利品,而今也未有个报备,朝廷一概不清楚,此事吧……说到钱财,终究是三司的事,这具体账目,总要有个报备。将来陛下问起,也好有个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