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武夫佩奇粉嘟嘟

第332章 资本家的丑恶嘴脸(第2页)

  因为火枪的枪管,不比炮,浇铸之法是一定不行的,因为太小太薄了,必须得从千锤百炼的钢棍里掏空生产,否则生产不出合格的枪管。

  没错,哪怕是明朝清朝的枪管,也是掏的,不过这工程量比起掏炮管,那是小了几个数量级,也有一些土法工具,摇臂重轮钻之类……

  换句话说,此时此刻,狄咏还是觉得火炮生产相对而言比较容易一点……

  解决了铸造工艺即可,立马可以大规模生产。

  解决之法,那还得靠沈括,让他去试验……

  沈括还惊着,嘴巴张合:“两千斤的炮?”

  狄咏认真点头:“两千斤起步,三千斤也要造!要能发射铁质炮弹至千步之外……”

  狄咏还是有一定的借鉴,并非信口开河,比如拿破仑东征西讨的时候用的火炮,就可重达一吨至两吨……

  沈括一方面惊讶的是这炮的大,还有一方面惊讶的是:“老师,这得花多少钱啊?”

  这个问题还真问到点子上了,金属是什么?是钱,铁也是钱,哪怕是大宋,四川之地,还依旧用铁做钱,因为中国实在太缺金银铜了……

  铜其实也是制炮的好原料……但,不现实……狄咏此时是真支撑不了铜炮的耗费……

  一门炮,三千斤铁,一身极好的重甲,也才几十斤铁,这一身重甲就得上百贯……这门炮得多少钱?

  还不说炮弹花费,一个炮弹怎么也十斤左右吧?还有铅制炮弹……还有火药的钱……

  这是打仗吗?

  这是打钱!

  狄咏心中也虚,但口中却说:“你只管造,只管试,不过一定要注意安全,发炮之时,一定躲远,不可近观,我要造一百门!先备五千发弹丸……火药也要备好……”

  “一百门?”沈括愣愣看着狄咏,眼中只有一个字,钱!

  狄咏点着头:“一百门,不炸膛,能把十斤重的弹丸,打出千步以外的大炮!”

  说个小知识点,此时,其实还没有“火”字旁的这个“炮”字,这个字还没有正儿八经的出现,只有“石”字旁的这个“砲”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