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武夫佩奇粉嘟嘟

第107章 败家好色逐利之徒,此非君子(第2页)

  刘几问的是,小人革面,难道不革面的人中就没有小人了吗?

  胡瑗捋着胡子又道:“小人者,唯利是从也!”

  胡瑗没有回答刘几的问题,只告诉了刘几一个辨别小人的准绳,那就是唯利是从之人便是小人,容易没有底线。

  “学生受教。”刘几作礼。

  这回胡瑗主动开口了:“狄子道,你可有问?”

  被点名了,没有其他原因,就因为狄咏官职高,在这里本就突兀,胡瑗也想看看这个狄家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狄咏倒也不怯场,只问:“夫子,学生有一问。唯利是从者小人也,那君子可逐利否?”

  “君子自不逐利!”胡瑗答着,这是儒家道德的最高水准。君子,就得有无上的高尚情操,有更清晰的自我认知。这当然不是错的。

  但儒家,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慢慢走向更多的形而上学,肤浅一点来说也就是开始不太接地气了。

  狄咏立马说道:“那这天下,可有君子乎?”

  狄咏是要搞事了!要搞大事。学派之争,就得争一争。

  胡瑗倒也没想到狄咏会说这么一语,微微皱眉,回问:“子道缘何如此说呢?”

  “夫子,学生以为,逐利,人之本性也。农夫勤恳,不过逐来年之利,丰收仓满。士子读书,不过逐当官之利,光耀门楣,高人一等。商人远走,不过逐贩售之利。便是夫子,一日三餐之饱腹,不外利乎?这天下熙熙攘攘,皆是利来利往。若是逐利非君子,那这天下之人,岂有君子乎?”

  狄咏问着,就是要语不惊人死不休。

  胡瑗面色微微一变,不是狄咏说得不在理,而是这问题还真不好答。

  却是郑獬已然起身,说道:“狄子道,何以如此无礼?夫子岂是逐利之人?”

  刘几自是也要表示:“何止无礼,实乃仗着自己官职在身,自以为大!”

  狄咏回头看了看两人,再看在场众人,笑了笑,不以为意,又道:“夫子,如何断定一个人,是逐利依旧君子呢?还是唯利是从呢?”

  事功事功,就是都得拿事来说,别空谈。任何理论与实践都要结合在一起。世人皆逐利,那谁是唯利是图者?谁又不是唯利是图者?

  胡瑗自然懂得狄咏所言是何意,他也并不生气,而是看着狄咏,点着头,反问:“依子道之见,何以为君子?”

  “圣人有言,有所为,有所不为。学生以为,此乃君子之德!”狄咏答着。

  在狄咏看来,这压根就不是逐利与否事情,而是底线思维与行事手段的问题,还是圣人有言: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才是接地气的理论,《道德经》里就已经这么写了,何必还过于发散拔高呢?搞得人要无欲无求坐着等死才是君子?

  胡瑗笑着:“好,此言甚好。你接着说……”

  这待遇,没谁了,老师喜欢什么学生?不是应声虫,而是有自己思考的学生。

  胡瑗这一笑,搞得满场之人皆是莫名其妙,不知为什么狄咏出言不逊,胡瑗还笑嘻嘻不生气。以往他们对待胡瑗,那都是敬若神明,不仅是因为胡瑗地位与关系,还因为胡瑗学究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