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快


  最近村里人对苗老太热络的不要不要的。

  今天有人给送一把菜,明天有人给送几个蛋,直说苗家安安是他们的大贵人。

  是村里的小福星!

  这家伙东西不收都不行,一遍遍的给你送,就差躺在院子里撒泼打滚儿求你要了。

  苗老头和李美娟上工的时候,这几天同样得到了特殊待遇。

  以前他们俩就都不干重活,现在更是连活都不用干了……

  那任务一分下来,其他人把自己那份扔一边,先得给他们两个搭把手,忙活完了才算行。

  这人多力量大,活干的是尤其的快。

  苗家人起初都被弄得一脸懵,村里人这是都中邪了还是咋的?

  村里的日子并不是那么好过。

  以往要是有点吃的,谁不是死死的攥在手里头?不抢个头破血流就不错了,更别提给别家送。

  至于帮人干活什么的,那就更是天方夜谭了。

  那干的是活儿嘛,那是工分,是口粮。

  一家人琢磨了又琢磨,突然就想起,他们从各个人的嘴里好像都听到了安安。

  那毫无意外的,肯定是跟他们家安宝有关了。

  待老太太细细问了问,才知道她家安宝教了二妮那娃子认药材,又让二妮带会了其他人。

  更是有人看着她家安宝的面子,来村子里收药。

  待到这会儿,全村的孩子们都已经跑到山上采药,补贴家用了。

  把那所谓的药材送出去,拿回各家的不仅有钱,还能有票!

  物资短缺的年代,很多东西都是凭票供应,但那票是多少呢?拿布票来讲,他们村里头一口人一年的布票供应,只有一丈七尺三寸。

  一个人的衣服和被褥,要攒好几年的票才能做出来。

  所以就连孩子们玩耍的时候都会念,“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家里的衣服别看颜色、样式单调,那每一件可都是“传家宝”。

  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

  啥?个子窜得快露肉了?

  没事,有绝活。

  找块颜色差不多的料子,衣摆和袖口一接,这不就又是一件好衣裳了吗?

  所以这会的钱和票

  意味着什么,也就不需要多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