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到达(第2页)

 因为他知道一旦对外透露就会引起轩然大波。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前隋三次东征失利,反而劳民伤财,可以说是前隋最终覆灭的一大原因,本朝的大臣们深怕重蹈覆辙。

 但是他自认为不是隋炀帝那种好大喜功之人,也远比隋炀帝更知兵。

 先有攻城拔寨的火器,如今又有可以保暖的棉花,征辽东之事似乎可以提上日程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就禁不住激动起来,这是他多少年的期许啊,再不行动起来,他真怕自己老了。

 有内侍踏着碎琼乱玉走来。

 “启禀陛下,都护府搜集的棉花种子已经送达长安,随之而来的还有五十车棉花。”

 都护府在收集棉花种子的时候,有的西域人顺便将棉花也送了过来,都护府自然全都收了下来。

 就这样,都护府就把顺带收集的棉花一起装车送来了长安。

 李世民听了不由大喜:“棉花种子清点好后悉数入库,严加看守,不得有一丝闪失。”

 “那五十车棉花朕要赏赐群臣。”

 棉花具有极好的保暖作用,这事早已经传的人尽皆知,但是真正体验过的群臣却不多。

 如今这五十车棉花可以说来的正是时候,正好可以让群臣都体验一下棉花到底有多么保暖。

 他相信等群臣都体验过棉花的保暖作用之后,不但会促进明年棉花的推广,还能减少征辽东的阻力。

 不过,这五十车棉花也不能直接赏赐下去。

 他还记得房遗爱当初说采集的棉花还需要处理,叫什么弹棉花。

 李世民接着吩咐道:“速传房遗爱觐见。”

 皇帝要赏赐群臣和军中将领棉花的消息迅速传播了开来,朝臣本对棉花保暖充满了好奇。

 现在正是寒冬时节,谁不想试一试棉花到底能不能保暖?

 那些家境贫寒又为官清廉的朝臣对于棉花更是充满了期待,皇帝赏赐的棉花若是真的保暖,就能省下一件皮裘了。

 皮裘可真不便宜,尤其是在长安城。

 天气严寒,房遗爱倒也没有一直躲在国公府里享福,而是待在了火器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