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章 皇帝的启发

大朝会,群臣山呼海啸的见礼过后,李治并没有急着让朝臣奏事。


 “昨日,朕收到了一份奏章,规劝朕不要沉迷于杂学。”


 “朕以为,晋国公所讲的学问并非是杂学。”


 “你们对晋国公的学问也有所了解,应当知道这并非是无用的杂学,反而极有见地。”


 “火枪、火炮、望远镜、热气球、蒸汽船都出自晋国公的学问,这门学问学到高深处大有用处。”


 “当然了,朕也并非沉溺于晋国公的学问。”


 “火枪、火炮在战场上的用处有多大,朕就不多说了。蒸汽船更是国之重器,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


 “朕身为一国之君,当然要对这门高深的学问有所了解才行。”


 “即便是诸位爱卿也当有所了解,不然世情变化太快,你们身居高位却全然不知,也许会失职。”


 说到这里,李治适时的停顿了一下。


 宰相许敬宗当即出面捧场。


 “陛下说的是,晋国公的所讲的科学独辟蹊径,十分深奥,臣等确实该多学习。”


 许敬宗的资历并不算深,加上还有黑点,所以他的宰相之位并不算稳固。


 他也知道自己声望不高,有很多朝臣想把他拉下马,他自然而然要紧抱皇帝的大腿。


 李治扬了扬手里的奏章,接着说道:


 “虽然朕并不认同这份奏章,但是,这份奏章却给了朕不小的启发。”


 说完之后,李治将奏章交给了旁边的内侍,示意他当着朝臣的面读一遍。


 内侍那有些尖锐的声音在大殿里响起。


 朝臣们仔细的听着,想弄清楚皇帝到底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写这份奏章的御史颇有文采,借用了不少典故,长篇大论,辞藻华丽,不少文臣听的频频点头。


 不错不错,文采斐然,鞭辟入里。


 不过,不少武将却听的昏昏欲睡,不就是劝皇帝不要沉迷杂学,要勤于朝政嘛,啰里啰嗦的写这么多,跟念经一样。


 过了一刻钟,内侍才终于宣读完了这份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