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七月余火
第1268章 人满为患(第2页)
到了房遗爱讲学的日子,国子监变得格外的热闹。
在房遗爱讲学之前,国子监从来没有如此热闹过。
薛仁贵提前带着侍卫前来布防,走进国子监的时候,他的脑袋都大了。
怎么这么多人?
这给护卫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难度大也得干,薛仁贵开始布置起来,把守住险要位置,同时还要检查现场有没有弓弩。
弓弩才是最大的威胁,只要现场没有弓弩,有他在皇帝身旁,他不信有人能冲上来伤到皇帝。
仔细甄别了一番之后,薛仁贵也不由松了口气。
虽然现场看上去人很多,不过多出来的人却都是熟面孔,都是长安有头有脸的人。
时间差不多了之后,房遗爱这才带着书稿离开了左侯卫,恰巧碰到了前来请他的内侍。
于是,房遗爱就随着李治一起前往国子监。
国子监大门前,国子监祭酒正一边抹着头上的汗,一边忐忑的等待着。
原本国子监祭酒是一个很清贵的官职,既受人尊敬,又不会牵涉进什么麻烦事,堪称养老的绝妙官职。
但是,随着房遗爱的到来,这一切都变了。
“老臣恭迎陛下!”
李治从御驾中走了下来,笑道:“祭酒不必多礼。”
祭酒有些忐忑的禀报道:“陛下,国公,国公的讲学不但引起了学子们的浓厚的兴趣,还引得很多官员、勋贵都想来听。”
“老臣拦也拦不住,延经阁内外也挤不下那么多人,老臣无奈之下,命人在外面临时搭了一个高台,国公可否在高台上讲学?”
还没等李治说话,房遗爱已经笑呵呵的说道:“祭酒大人做的好,是我考虑不周了。”
“之前我在延经阁内讲学,外面的学子就听不清也看不清楚,在外面的高台上讲学的主意甚好。”
虽然房遗爱说的很好听,但是祭酒悬着的心却还没有落下来,因为皇帝的意见才最重要。
房遗爱在外面的高台上讲学,也就意味着皇帝也坐在外面听,而且还是坐在台下听,皇帝能乐意吗?